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两种植物一地共生 双重助力湿地修复

“南红”“北柳”齐现浙江洞头滩涂

发布时间:2019-05-10 14:35:01 来源:中国海洋报 通讯员 陈蜜 戴婉贞

  “别看这些红树林就手掌般大小,修复滩涂的作用却十分明显,这两年贝类越来越多,不时会有海鸟成群结队而过。”日前,在浙江洞头霓屿南岸滩涂边,霓屿街道渔农办主任柯志恒指着成片的红树林兴奋地说。就在离红树林种植区不远的滩涂上,上百株野生柽柳长势同样喜人。

  “南红北柳”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湿地修复工程,“南红”指的是在南方以种植红树林为主,海草、盐藻等植物为辅。“北柳”则是指在北方以种植柽柳、芦苇、碱蓬为主,海草、湿生草甸等为辅,有效恢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南红北柳”是湿地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但“南红”“北柳”在一地同时并存十分罕见。温州市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李昌达说,今年该区将在霓屿开展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种植79.7万平方米的红树林和柽柳。

  从2016年开始,霓屿街道探索试种红树林,着力将其打造成为浙江最大红树林生态湿地公园。目前,该湿地生态公园已经完成410亩一期建设任务,区域内红树林长势喜人。在种植过程中,专家们意外发现了本应生长在北方的柽柳。柯志恒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他带着洞头区水科所专家前往岙正调研红树林生长情况,在种植区附近发现了几株形似柳树的小树苗。经过近距离观察和比对,确认这几株植物为柽柳,属于湿地生态修复植物。此后,他们又在不远处的滩涂上发现了百余株柽柳。

  这一发现,也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友绍研究员的确认。他认为,该区域是一个典型的南北过渡带,同时具有南方红树林和北方柽柳的生长条件,非常难得,在浙江可能是第一次发现。在红树林、柽柳双重作用下,海岸带修复和保护及生物多样性建设将实现更好的效果。

  “野生柽柳的发现,说明此地适合柽柳的生长,给生态修复带来新思路,接下来的海岸带修复,包括所有岸线的修复、加固,都可以推广柽柳种植。”李昌达说,今年实施的海岸带修复工程,该区将同时种植红树林和柽柳,以共同维持生态平衡,其中将在野生柽柳区域沿线种植4.7万平方米的柽柳。


标签:柽柳;红树林;种植;浙江;湿地生态;海岸带;海鸟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