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水磨古镇 十年蝶变

发布时间:2018-05-15 09:43:12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刘泰山

  汶川水磨镇旅游振兴 资料图片

  湖面如镜,银杏倒映,石板街幽长,古碉楼比肩……初遇这座洋溢羌藏风情的小城,人们会流连其中,难以忘怀。很难想象,这里以前竟是一个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污染严重的川西小镇。

  十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让水磨镇受灾严重——全镇没有一座完好无损的民房,没有一条完好无损的道路,没有一处完好无损的公共设施,近两万人受灾。危急关头,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救灾复产。广东省佛山市负责对口援建水磨镇,经过两年奋力拼搏,提前完成援建任务。水磨镇被联合国人居署授予“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奖。

  10年飞逝,“水磨”巨变,一跃成为国家5A景区。把灾后重建、精准脱贫、绿色发展融为一体的创新模式,不仅加快自身的赶超与蝶变,也为各地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变原地“起立”为发展“起跳”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恢复重建,二是创新发展。相对而言,后者更难。四川省迎难而上,抓住灾后重建机遇,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把原地“起立”变为发展“起跳”。

  这与佛山对口支援灾后重建工作组想法不谋而合。工作组抵达水磨镇之后,没有匆忙启动援建项目,而是花了7个月时间,深入调研、科学规划、重新定位。然而,救灾如救火,时间不等人,工作组面临多方压力。一位参加过援建的老工作队员告诉记者:“我们只有一个念头:宁可丢掉乌纱帽,也要找准新路径,让可持续发展新水磨在地震废墟上崛起!”

  援建组调查发现,水磨镇西向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行政中心相距甚远,但东向却与四川省会成都联系密切,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只要设法融入成都经济圈,水磨镇可以接受中国经济第四极的辐射,实现城镇化跨越式发展。

  “灾后重建是背水一战,也关系到发展模式选择。”四川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刘宏葆当年曾任佛山援建水磨灾后重建工作组组长。他回忆说:“不能只考虑眼前、图省事,要跳出水磨,着眼转型,注重规划,追求卓越,主动融入成都经济圈,打造滨湖山地特色小镇。”

  新定位明确之后,水磨镇灾后重建思路就清晰起来——工业外迁,“腾笼换鸟”。全镇关闭63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小企业,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产业,换道超车,绿色崛起,走创新发展之路,打造独具魅力的成都“后花园”。

  为此,水磨开灾区重建之先河,面向全国招标规划方案,制定总设计师负责制,把总体布局、城市总体形态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全部交由总设计师负责,确保整体设计合理、协调、美观。

  污染小镇变为生态新城

  水磨镇抓住文化与生态两条脉络,培育文旅、休闲、教育产业。水磨镇位于汶川南部山区,是藏、羌、回、彝、汉等多民族聚居地,人文景观众多,历史底蕴深厚,水磨老街还是茶马古道重要一段。水磨精心谋划,修建禅寿老街、羌族碉楼等景点,擦亮文化品牌。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水磨下力气突出本土文化特色,健全教育链条。阿坝师范学院整体搬迁过来,让水磨实现了高等教育零的突破,成为具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完整教育体系的乡镇。

  山清水秀是水磨镇另一生态优势。水磨群山环绕,与九寨沟、青城山、卧龙等著名旅游景点为邻,属于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圈,还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因此,水磨制定规划时,精心设计湖、山、亭、阁等景点,竭力使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强化旅游资源的深度与韵味。

  为了建造“水磨羌城”景点,施工队员对每根钢筋严格把关,对每道工序精益求精,把宝贵的援建资金用在刀刃上。整个项目建设只花了100天,但是前期风貌改造却精雕细琢达5个月。

  如今,西羌汇、羌城、春风阁、万年台、寿溪湖等成了水磨镇风光旖旎的独特景点。身临其境,许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

  生态环境修复也带动了生态农业蓬勃发展,推动传统农业走向现代服务业。水磨几乎家家有民俗酒店,户户有商铺,发展羌牙茶、红心猕猴桃、山地猪、红豆杉、藏药等特色产业,摩托车、小汽车成为家庭“标配”。

  “不走老路,不无中生有。”水磨以山水生态为载体,以本土文化为灵魂,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抓住灾后重建契机,实现了华丽转身,变成生态新城、西羌名镇,被誉为“西部桃源”。

  专家认为,水磨灾后重建,重视本土文化,发挥比较优势,而且不停留于复活传统,而是让文化遗产存活在当下,倡导生产性传承与差异化发展,让随时面临消逝的人文基因重放异彩,赋予水磨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张力。

  步入自我“造血”良性循环

  灾后重建之初,群众急于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对长远发展规划不太理解。援建队员与当地干部耐心做工作,还组织居民代表去外地考察,亲身感受文化旅游的魅力。

  与此同时,水磨镇优先启动民生工程,处处为灾区着想,为群众分忧。通过科学规划,水磨镇区2000多人口,每户均分到一套住房、一个商铺。水磨还请来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展乡村旅游培训,举办现代城市文明与城镇管理专题讲座,拓宽经营思路,提高管理水平。

  老人村饭店的经营者应堂辉响应政府号召,第一个辞职回古街开饭馆。从最初10张餐桌到现在一层餐厅、两层店铺,还在筹建民宿,生意越来越旺。应堂辉自豪地介绍:“旅游旺季,饭馆一天收入可以过万。”

  水磨建设者以真诚与爱心,赢得了群众理解与支持,整合起各方资源,创造了“水磨速度”。灾后重建不到1年,水磨居民喝上了干净自来水,告别了千百年来饮用不卫生溪水的历史。

  “磨刀不误砍柴工。”水磨前期规划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在当地群众的大力配合下,拆迁工程事半功倍,建设速度后来居上,而且工程质量一点也没降低。水磨中学校长董毅祥对此赞不绝口:“我生平第一次见到如此漂亮的校舍,就像五星级宾馆。至今想起来还激动不已!”

  激活群众内生动力,凝聚共建共享合力,水磨“脱胎换骨”,经济发展速度快质量高,步入“自我造血”良性循环。目前,水磨是阿坝州人口最多、接待游客最多的乡镇,年旅游收入6个多亿。水磨还集结展销阿坝州13个县的农特产品,形成永不落幕的博览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漫步水磨禅寿老街,两旁300多家商铺一家挨一家,摆满了土特产、工艺品。服务员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满面笑容,招呼游客。去年“五一”假期,仅有300多户人家的水磨镇一下涌入10多万游客,游人如织,摩肩接踵。一位饭店服务员说:“菜端出去马上就被客人抢着买走了!”

  水磨老街尽头,有一处视野开阔的文化休闲广场,中央是一坐“万年台”。拾级而上,挡墙镶嵌“大爱无疆”4个大字,旁边镌刻《水磨灾后重建纪念碑》,三三两两的游客驻足观摩,拍照留念。

  “一铺养三代。我们开铺子,搞旅游,日子越过越好。”水磨社区主任姚正春说:“我们努力建设美好家园,也是对地震遇难亲人的最好告慰。”

标签:生态责任编辑:陈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