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海盐县“五水共治”办公室获悉,为高水平建设产业优质、环境优美、生活优雅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障,海盐县将持续深化“五水共治”,严格落实河长制,全力以赴打好治水和生猪退养巩固提升战,护航全域水质常态化好转。
谋定而后动,蹄疾且步稳。“根据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要求,2018年,海盐治水工作明确了目标,将力争跨行政区域水质考核保持优秀;地表水县控以上、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确保42%、50%,力争达到50%、62.5%以上;千亩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75%以上;积极争创‘美丽河湖达标县’、‘污水零直排区’、‘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生猪散户退养不复建、不复养、不反弹。”县“五水共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海洪说。
“五水共治”多年,海盐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治水体系。据悉,2018年海盐将持续严格落实河长制度,积极推进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与全县基层治理“四个平台”深度融合和无缝对接,全面实现河长履职在线考核。同时,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巡查发现、实时指挥、快速处置和综合督查等工作机制,严防劣Ⅴ类水、黑臭河等回潮,不断提升全域水质。为了进一步激发基层治水积极性,推动群众行为自律和习惯养成,海盐将继续做好村(社区)水质公示和考核,进一步健全完善河长制社会化参与机制,巩固提升“四位一体”保洁质量,修订治水村规民约,突出权责、严明奖惩。
持续守护好五十万海盐人的“大水缸”依然是重中之重。为此,海盐编制并落实了《海盐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十三五”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饮水水源预警监测和藻类防控机制,推进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重点从规划调整、水源保护工程、污染源清理、水源地生态保护和修复、日常管理等方面开展达标建设,持续改善源水质量。
修复水生态是治水的最终追求。推进古荡河流域城东片区建设;探索建立清淤轮疏长效机制,重点清除受工业、养殖、生活污水等影响较为严重的河道、湖荡、池塘淤泥,推进水系连通;做好河湖库塘清淤项目建设管理;开展农村河沟治理;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各镇(街道)至少完成1条美丽河道创建……2018年,海盐将持续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工作,还百姓一片片碧水清流。
为了创建污水零直排区,海盐将因地制宜双管齐下开展治理工作。一方面,全面推进工业企业“阳光排污口”设置,加强雨水排放口规范化建设,力争所有入河排污(水)口完成整治;另一方面,精细化开展城镇生活小区、小餐饮、小宾馆、建制镇建成区等的雨污分流改造,做到“能分则分、难分必截”,确保污水入网。
要巩固治水成果,必须严防污染反弹。2018年,海盐将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实现对违章建筑、违法排污、私屠滥宰、违法经营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区域和监管内容全覆盖,以执法检查倒逼巩固生猪退养成果,并加快形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监管”的一次到位机制,强化执法稽查,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严厉打击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水工程影响以及非法侵占水域岸线等涉水违法行为,巩固提升治水成果,让群众在优质的生态环境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