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双浦:阡陌沃野稻花香

乡村振兴的杭州探索

发布时间:2018-02-19 08:52:08 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 毛长久 通讯员 方琳燕

  “等到今年夏天,记得来闻稻花香!”站在田头,双浦镇工作人员小方热情地招呼着记者。

  眼下,地里一眼望不到头的是绿油油的黑麦草。小方说,黑麦草是“肥田好手”,以前的地直接种稻子肯定不行,先种黑麦草“肥肥田”,等到了春天,翻一遍土,土肥了,稻子种下去,一茬茬长高,就可以等着闻一片稻谷香了。

  记者所站的地方,名叫水厂路,据说以前路两边密密麻麻都是养甲鱼的水塘。看着现在路两边的广袤田野,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个个将耕地切成碎片的甲鱼塘。

  上世纪90年代,双浦镇大力发展甲鱼、沼虾等水产养殖业,一块块良田被挖成了水塘,这种粗放式的产业形态为生态环境带来不少负面效应。

  “以前村里到处是甲鱼塘,一到冬天,甲鱼棚里烧废塑料、废橡胶,呛得人喉咙痛……”说起过去的村貌,下杨村村委主任张志达仍心有余悸。

  在双浦,这样被切割的田地并不在少数。西湖区国土资源分局曾测算过,整治前,双浦镇成片耕地677块,平均单块面积仅为26亩,有651个地块被各类建设破坏或被农业结构调整改变用途,总面积超过1.4万亩。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慢慢深入人心,2016年底开始,双浦镇喊响了“为大地减负”的口号。仅去年一年,当地拆除甲鱼塘1万余亩、农业管理设施残存625处、违建70万平方米,共流转土地2.1万亩。

  双浦镇对流转后的土地做了土地清表和生态修复,修复坑塘水面3000余亩,集中连片垦造水田1700亩,新增1000余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流转后的土地,正孕育更多的田园梦。

  水厂路垦造水田的西面,灵山景区脚下,整理出来的大片土地已蝶变成一个溪水潺潺、院落幽静、田野葱茏的都市田园综合体——双浦·原乡。

  其中,160亩的“YOU·田”农场,是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每一块3平方米大小的田地上,插着块定制的菜园标牌,上面写着认养者的名字。

  去年底,雾气没有完全散开的灵山脚下,迎来了第一波“返乡客”。不少杭州市民远道而来,认领土地,抚摸田野里的风,采摘成熟的作物,感受最淳朴的田园生活。

  园区内,还有种满了水培植物的玻璃花房,推窗见山望水的生态餐厅……“现在开出的部分还不到四分之一,今后五大园区将陆续开放,打造真正的田园社区。”据园区负责人介绍,未来的双浦·原乡,有花开四季的七彩花田,有展示循环农业的丰沃田野,有农学专家亲自育苗的试验田,有集中了各种生态农产品的展示区,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业硅谷”。

  同时,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双浦镇还根据每个村的特色进行了科学规划与定位,引进了专业的设计规划团队与项目,依托各自的山水资源、风俗物产,打造一村一品、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都市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空间修复、高标准农田建设……始于双浦的“土地整治+”模式已被列入杭州市农村土地全域整治试点。

  “未来的双浦,有美丽乡村、现代农业、高新产业,将成为杭州市中心的一片生态绿洲。”双浦镇党委书记沈建立说,2018年,双浦镇将继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预计将新流转土地1万亩以上,新垦造水田1000亩以上,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杭州试点”打造成“全国亮点、双浦样本”。


标签:乡村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