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通过“夯实‘两网融合’试点基础、打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企业兜底处置”做法,将城乡一体化保洁网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城乡环境治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上的引领带动作用。
自2021年1月以来,通过“线上+线下”精准预约和兜底回收模式,累计回收废旧玻璃等低价值可回收物2861.28吨,其中废旧玻璃2523.47吨,废旧橡胶108.83吨,废旧塑料104.59吨,废旧织物124.39吨。
“优体系+强政策”,实现高效化回收
一是“两网融合”减轻回收高负荷。一方面与城乡环境服务组织、村(社、居)保洁员、分拣员合作,借助城乡环卫工人力量聚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另一方面与18个乡镇(街道)、14个社区、90个居民小区保洁员签订委托代理收购协议,实行社区(小区)每天上门收集清运,行政村每周上门收集服务。通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城乡环境服务网络有效对接推进“两网”融合协作,实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成效。
二是“网格管理”推进城乡全覆盖。按照“城镇同步、网格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原则,城镇“两定四分”投放站点可回收物收运实行“定人定点、分片包干”网格管理,把全县18个乡镇、街道分为7 个工作片区,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全覆盖。其中城区安排2台车4名回收人员、乡镇每2个片区安排1台车2名回收人员,按照固定线路做好上门收集清运。
三是“政企联动”提升资源回收率。通过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实施”的方式,加快低价值可利用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建设,形成县、乡镇(街道)、村(社、居)全覆盖的可利用生活垃圾回收服务网络。目前,每天收集的低价值可利用生活垃圾10吨左右,经过分拣、延压、破碎后销往利废企业。
“优服务+强监管”,实现规范化收运
一是“五个统一”提高回收队伍标准化。制定规范服务标准,实行回收人员“五统一”,即统一着装,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衡器,统一票据,整体提升回收队伍的服务质量,使兜底回收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是“建章立制”强化内部监督制度化。县供销社对兜底回收企业建立回收数量、收运成本、服务态度等考核制度。设立举报投诉电话,接受保洁员、分拣员和个体收购者投诉,广泛吸纳市民对回收工作过程中的建议与意见。鼓励回收人员创新工作方法,激励回收人员探索降本增效途径,强化可回收物收运工效。
“云数据+云监管”,实现智能化管理
一是云数据计算,方便量化考核分析。村(社、居)保洁员、“村级兑换超市”等从事低价值可利用生活垃圾兜底回收站点建立《回收统计台账》,并利用“无废城市”APP软件,及时准确记录投售人名称、投售数量和价格以及货物移交接收等信息,实现可回收物从收集到处理各个环节的数据量化统计分析和回收指标考核。
二是云平台转型,共享线上投售服务。通过“无废城市”APP和微信公众号,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行“网上预约投售、上门收购清运”一站式新型兜底回收模式,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提供便利。
三是云监测托管,强化资金补助导向。通过“无废城市”APP,与回收网点终端相连接,实现回收大数据透明化,强化货物进出监管,进一步健全兜底回收货物购销明细分类账单,强化回收企业资金补助有效监管。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