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2018年度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在参加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1026家企业中,环保诚信企业(绿牌)73家,环保良好企业(蓝牌)570家,环保警示企业(黄牌)277家,另有106家企业被评为环保不良企业(红牌)。
根据相关办法,对绿牌和红牌企业,相关部门将分别采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为什么只有这1026家参加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规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风险高、生态环境影响大的企业,应当纳入环境信用评价范围。
记者注意到,这次被亮红牌的企业中,宁波某钢管企业因未建污染治理设施、未经环保三同时验收、废气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等多种违法行为受到环保部门行政处罚;宁波某生物科技企业则因废气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受到环保部门行政处罚。这2家企业均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内容,被法院下发了限制消费令,同时其2017年度、2018年度连续两年被评定为环保不良企业。
而一旦成为环保不良企业,相关部门将对其采取惩戒性措施。除了责令企业向社会公布改善环境行为的计划或者承诺,并整改失信行为外,生态环境部门将加大执法监察频次,暂停各类环保专项资金补助。
同时,保险机构将提高生态环境绿色保险费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在企业环境信用等级提升之前,不予新增贷款,并视情况逐步压缩贷款,直至退出贷款。此外,财政等有关部门也将在确定和调整政府采购名录时,取消红牌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
记者了解到,去年被评定为红牌企业后,慈溪某铜制品企业的贷款规模比上年压缩了44万元;镇海某泡沫塑料企业的贷款则比上年减少了52万元。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