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在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滨湖校区一隅约70平方米的“梦田”里,三年(9)班的全体学生正脱鞋挽裤,跟随班主任黄娅娟下田学习插秧。孩子们稚嫩的小手托着一棵棵小秧苗,小心翼翼地将其插入泥土里,绘就一幅欢快的春耕图,播种一个美好的“禾下乘凉梦”。
这是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开展生态环境主题实践探究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日,记者深入南宁、桂林等地的国际生态学校,探寻其中具有地方特色的亮点和创新实践。
校园实践,播下绿色种子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在校园开展水稻实验田课外实践活动,始于2013年。
当时,几名四年级的学生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们对杂交水稻事业的热爱。同年5月8日,袁隆平给这些孩子回了信,并勉励他们认真学习,开启理想的大门,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此后,探究稻作文化、体验谷物种植、践行“光盘行动”,成为学校开展生态环境主题教育的一个亮点,并获得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实践活动奖等奖项。
“现在,这块‘梦田’成了各班级实践活动竞标方案时的‘抢手货’之一。”德育处主任沈毅说。几年来,学校通过一系列鲜活和形式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孩子们思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让他们在日常文化课之外,有更广阔的收获。
在学校“童趣廊”种植基地里,爸爸妈妈志愿者队伍亲自上阵示范。低年级的孩子们撸起袖子,拿起铁锹,翻土耕种,将黄瓜、茄子、西红柿、辣椒等农作物种在小菜地里。
与此同时,孩子们还对厨余垃圾进行回收、分类、育肥,再用于“童趣廊”种植。学校将学生原创的垃圾变废为宝的科幻画作品,编入德育特色校本教材《我的红豆故事》。通过这些实践体验,孩子们亲身感受了垃圾回收再利用的乐趣,将“绿水青山梦”播种于心。
学校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如何在这方寸之间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渗透,南宁市位子渌小学交出了一份别具特色的答卷。
采访中,当记者走进位子渌小学,仿佛置身于一个“花开四季,处处绿意”的生态花园。校园内的88种植物因循地势,步步皆景,一些树掉下来的残枝,也被师生们收集起来,或扎成栩栩如生的小鹿,或绘成艺术感十足的小人偶,让人感受到书香、艺术、文化与自然生态深度融合的诗情画意。
“知识的学习不局限于从课本中来,还可以从大自然中来。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不应该是一种负担,而是给学生们提供更广阔深远的视角。”位子渌小学校长青军对记者说,学校的宗旨正是办一所面向孩子未来的现代学校,一所浸润水文化特质的生态学校,为此,他们在创建国际生态学校期间,从生态花园、旧物改造DIY、垃圾减量等方面开展生态教育特色活动。
如今,在位子渌小学校园内,看不到任何有关“请勿踩踏花草”“请勿乱扔垃圾”之类的警示牌,孩子们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美”潜移默化影响之下,更加珍爱生态环境。
走出“围墙”,带动社会参与
如何让校园生态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实现“小手拉大手”,向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传递生态环境意识,这是不少学校努力的方向和前行的目标。
在桂林市两江四湖景区的榕湖景区内,桂林市榕湖小学的近10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利用水质监测仪等教学仪器,开展植被、水质、噪声等方面环境状况的监测记录。原来,这是“榕湖小湖长”们正在开展特色环保活动。孩子们一丝不苟的认真劲,引来市民和游客纷纷点赞。
“生态环境教育的根源还是人的教育。”榕湖小学办公室主任曾劲告诉记者,为此学校提出了“共护大美榕湖,打造没有‘围墙’的生态胜境”的理念。 近两年来,学校“榕湖小湖长”在巡湖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自发地向市民及游客发放自制的环保宣传单、做调查问卷,以便向景区管理部门提出建议,共商环保大计。
这些活动,带动了师生、家长、社区等环境教育受众,提高了青少年及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及创新能力,在传承桂林地方文化的同时,也传播了的环保理念,唤醒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环境教育走出校园“围墙”的还有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校将“提倡健康生活,建设生态校园”为主题的环境教育活动与践行《弟子规》相结合,让环境教育融入日常家庭生活。
“恭城几乎每个乡村都有我们校的学生,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生态环境知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家长,甚至是村民,就这样以点带面,带动全社会环境意识的提升。”副校长李桂芝欣慰地说。
“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的开展,为广西青少年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于提升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广西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我从语文课、生物课和综合实践课学到很多生态环境知识,知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生祝迎莹的这番话,说出了青少年的心声和收获。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