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世园会近60年的历史,正是人类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前进的历史。从最初的关注自然,到现在提倡与自然和谐共生、融入自然,人类环境理念的进步在世园会得到生动体现。
北京世园会开门迎客半月有余,缤纷多彩的活动向游客生动展示了绿色、低碳的理念。刚结束的“德国日”活动上,展示了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的城市理念,告诉人们可以通过绿色活动将自然带回城市。5月16日开始的“内蒙古日”活动将带领游客去感受大草原的独特魅力,巴彦淖尔、乌兰察布还将举办绿色产业推介专场,提高其绿色农畜产品的知名度。
世园会的举行,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生态文明对话,展示了世界各国绿色发展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引导人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关爱自然、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交融。
回望世园会近60年的历史,正是人类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前进的历史。1960年首届世园会在荷兰鹿特丹举行,主题为“唤起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相容共生”,此后的世园会主题一直与绿色和自然密切相关。1973年汉堡世园会主题“在绿地中度过假日”,1990年大阪世园会主题“花与绿——人类与自然”,1999年昆明世园会主题“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2006年沈阳世园会主题“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2012年芬罗世园会主题“融入自然,改善生活”,2014年青岛世园会主题“让生活走进自然”……
此次北京世园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从最初的关注自然,到现在提倡与自然和谐共生、融入自然,人类环境理念的进步在世园会得到生动体现。
时间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飞跃式发展,也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1999年,昆明世园会是我国首次举办世界最高级别的A1类世界园艺博览会。20年后,A1类世园会再次到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升级。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绿色发展是我国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对现代化的追求,都伴随着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并因此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如今,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唯有此,才能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国各地、各行业都在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的绿色发展之路。只有从源头上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才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好转。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逐步构建起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很多城市换了新颜,很多企业摆脱了“傻大黑粗”的形象,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发展理念转变的同时,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也得到推广。拒绝奢侈浪费,提倡简约适度,推广垃圾分类和废旧物品回收,坚持绿色出行……绿色生活正在成为时尚。这些改变的背后,正是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此次世园会的举办,让更多的绿色低碳技术和创意得到传播,让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得到更多认可,在更多人心中播下亲近自然、敬畏自然的种子。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关乎民生福祉的美丽约定。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良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迫切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持科学治理,统筹谋划,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同时,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也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