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嵊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千百年前,诗仙月下自剡溪逆流而上,一路奇深重复,登顶而望,剡溪寒云吐雾,如遗落的衣带,飘向天际。后来,这个山尖因为李白的到来,被称作少白尖,也叫西白山(诸暨一侧称东白山)。白雁坑村地处西白山腰,海拔700多米,抬头远眺西白山高峰,但见山色空濛,云雾缭绕,着实迷人。
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
4月22日上午,在海拔700米的嵊州市白雁坑村,浙江省暨绍兴市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嵊州市通源乡白雁坑村举行。
白雁坑村位于西白山北麓,静卧在海拔700米左右的山腰处,自然环境优美、常年云雾缭绕故被称为“云上人家”。五六年前,随着几个背着帆布包的地质调查人员的进入,地质文化宛如涓涓清泉浸润着这个僻远的小山村。
去年,地质调查和规划设计成果在白雁坑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白雁坑村被初步建设成了一个集地质遗迹保护、特色农产品产销、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于一体的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白雁坑村首创“地质+旅游+文化”的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浙江样本”。
白雁坑村拥有亿万年前在火山喷发、地壳抬升、山体崩塌等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得天独厚的地质遗迹资源,确定地质遗迹点54处。山上奇特的大石头或卧或立,或俯或仰,恍如一个巨大的石阵,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变质和成矿作用,形成了这些变化奇特、奥妙无比的岩体。老榧树从巨石中长出,或被巨石合围或斜卧石上,勾勒出石中有榧、榧中有石的奇妙景致。随着调查的深入,白雁坑的地势格局、岩土气候、特色风景,不得不使人感叹地质作用的巧妙安排,诚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大自然赐予白雁坑的地质遗迹资源,必须在有效保护中加以合理利用。当村民们意识到熟悉而亲切、朝夕相处的一石一草一木被地质专家称之为地质遗迹后,便在村两委会的召唤下,热情地投工投劳参与地质文化村的建设。为了不破坏环境,从几百米外运来修建游步道的石块,他们用粗大的双手触摸地质遗迹;给这些“巨石阵”想故事,让这些万年的石头有了灵魂,他们以质朴的感情不断体验、刷新对地质文化的存在感。
而今,沿着小径缓行,一路榧林叠翠。7600多米长的科普小路(步行道)用石块铺就,蜿蜒于榧林巨石之中;6个科普长廊,35套解说牌充分展示地质调查内容,结合乡土文化介绍、宣传地质人文知识;观景平台依山就势,方便游人休憩、远眺乡村景色。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沈仁华,共同向嵊州市市长严钢授牌,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的金名片终于实至名归。
地质文化村的“振兴之路”
白雁坑村借助地质文化影响力的东风,从原来一个交通不便、经济薄弱的偏远小村,到如今名声远播。在地质文化村建设项目的推动下,白雁坑村完成了整村亮化工程,新建2个停车场共计8000平方米,硬化村内道路1.1万平方米,补植绿化5000平方米,农房改造7000平方米。依托得天独厚的地质遗迹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至目前全村增设民宿20家,床位250张,乡村旅游带动农户直接增收近800万元。
在白雁坑村,保护地质遗迹的理念成风化人,村民敬畏自然,热爱家园,珍惜地质遗迹,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地质文化村,换来了新面貌、新景象,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白雁坑村的成功经验,既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地质知识科普、农民增收致富,又成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鲜活案例,更将作为新时代地质工作支撑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推广开去。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地质文化村的“美丽之路”定会越走越宽。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副处长肖常贵表示,在浙江,像白雁坑村这样有地质遗迹资源特色的村落还有很多,接下来将抓好不同类型地质文化村试点工作,打造更多各具地方特色的地质文化村。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