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永昌镇绿色发展提升生态附加值

竹笋之乡 康养之境

发布时间:2018-12-18 07:19:07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童献丰 裘一琳

  深秋的富阳区永昌镇,层林尽染,姹紫嫣红。而遍布全镇的3万多亩竹林,则依然青翠欲滴。置身其境,令人仿佛觉得穿越了季节,重新回到了“胜日寻芳”的浪漫春天。

  永昌镇位于富阳区西北部,与临安区板桥镇接壤,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松溪自北而南横贯全镇,下辖的5个行政村依山傍水,掩映在溪光山色之中。全域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常年空气质量指数为全区之冠,素有“竹笋之乡、生态之镇”之美誉。

  这里是全国雷笋之乡,也是杭州市最美竹乡,“天雷升”牌竹笋和“矮胖”鲜笋家喻户晓,早笋、富硒笋独具特色。“迟日曛来春笋出,永昌老少食有竹。西山万竿妆碧绿,东坡千年怅眼福。”这是到过永昌,吃过永昌竹笋的游客,发在微信朋友圈上的一首赞美诗,是对永昌镇“竹笋之乡”的生动写照,也是广大游客心中对永昌的共同美好记忆。

  这里有全国文明村唐昌村,一溪二岭山水秀,九桥十里风情浓,美丽庭院处处皆是,干部群众鱼水深情,共谱和谐乐章。同时,作为省级文明镇,文明创建并不是停留在嘴上的口号,也不仅仅是可以看见的美丽嬗变,而是逐渐演化成了百姓自觉遵行的行为规范,乃至整个山乡一种“由外而内”的不懈追求。

  近年来,永昌镇党委、政府持续打造美丽环境,振兴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尤其是全镇上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有力地促进了休闲、旅游、观光业的兴起,为乡村振兴战略在富阳的深入实施,提供了令人钦羡的样板。

  一项绿竹产业 带动全镇生态品质提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时刻秉持着这条理念的永昌人,守住了这一方净土,也守住了“金饭碗”。

  竹笋,说白了不过是山里的寻常土货,不知不觉间,却成了炙手可热的“人气商品”。但这背后的深层意义,对城里人来说,这是“来自绿水青山间的问候”;对永昌笋农来说,则是“金山银山的丰厚回报”。

  绿水青山,是百姓幸福生活的底色,是世代永续发展的源泉。尝到了“金山银山”甜头的永昌人,从此更是将“绿水青山”这大自然赠予的瑰宝保护得细致入微。

  从2007年开始,世界森林管理委员会委托瑞士市场生态所,根据FSC认证10大原则、56项标准、270项分项内容,对永昌三个原行政村区域竹林的经营活动以及产销监管链进行了认证,至2012年通过了5年的年度审核,2012年11月又通过了下一个5年的认证。而这些都标志着永昌认证区域的森林经营活动得到了国际社会和国际消费者的认可,取得了竹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永昌镇境内的毛竹林通过国际森林认证属全国首家,堪称绿色“金字招牌”。

  近年来,永昌镇农业生态型乡镇的生动实践,给笋农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也真正将“生态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不仅让全镇的生态休闲品质如节节高的春笋般一个劲往上提升,更是将美丽乡村建设领上了新里程。

  此时此刻,一个有后劲、有活力、有个性的永昌镇正在绿色崛起。在永昌山水间,春笋的产业化发展,完美诠释了让美丽山水同美丽经济相融合、让美丽生态同美丽财富共成长、让美丽环境同美丽生活相和谐的“绿富美”故事。

  在美丽生态的悉心浇灌下,永昌镇的唐昌村成了富阳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文明村”。走进唐昌村,宽敞洁净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小洋房、花园般的公共绿地总让人眼前一亮。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涤荡了当地人民的世俗观念,纯净了世居村民的心灵。在唐昌村,争先创优氛围浓郁,“人人都是环境、人人都是形象”思想行为蔚然成风。村里每年都组织开展“最美庭院”、“好媳妇”等评比活动,张榜公布先进名单,并在全村倡导“尊师重教、讲德讲法、明礼守信”的新型思想观念,成为富阳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美丽缩影。

  生态农业、生态产业、生态服务业,这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三个路径。通俗形象地讲,就是“一山三吃”。其实,这种一产、二产、三产相互融合的业态,经济界称之为“第六产业”。让“绿水青山”发挥出最大的综合效益,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的最佳实现途径。为此,未来的永昌,还将以打造生态、休闲、美食为鲜明特色的“城西绿色小镇风情游”为重点,通过延长竹笋产业链,坚持一二三产联动,即一产发展竹笋种植业,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和质量;二产发展加工业,特别是精加工,提高资源附加值;三产发展贸易和绿色旅游,不断开拓发展空间,从而实现竹林资源增量、产业增效、林农增收。

  一片好山好水 孕育出“三美”生态附加值

  永昌镇青山相拥,绿水环绕,昔日“土得掉渣”的穷乡僻壤,如今已是令世人心驰神往的康养大境,美食天堂。

  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带给永昌镇的美丽蝶变。

  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镇党委、政府“三美”建设的持续发力下,孕育出独具永昌地方特色的生态“附加值”。

  立足于产业美,实现提质发展。

  推进绿色工业发展,打好治水治气攻坚战,全面完成锅炉整治和VOCs整治,空气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从今年以来的监测数据看,空气质量处于全区第一。

  围绕“竹”字做好产业提质发展文章。目前,投入近5000万元的省级竹笋特色园基本建成,集产供销于一体的长盘竹笋合作社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以点带面,实现竹笋产业由量向质的转变;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了“富春龙”“天雷升”等多个省市农产品知名品牌,在省农产品博览会、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多次获奖。

  “永昌三宝”名声在外,使得“舌尖上的永昌”成为境内外游客休闲度假的聚焦点。永昌的竹山大多为黄泥土,且土层深厚,有利于竹笋生长。更因为其与青山、绿水、纯净的空气相融,这样的山水滋养与精心呵护下的永昌春笋,自然肉质肥嫩、口感特鲜,吃起来脆中还带有股清甜味,是名副其实的“富春第一鲜”。作为杭州市“老字号”品牌、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昌黄氏”臭豆腐,香嫩诱人,已享誉百年。产品远销各地,企业发展形势十分良好。永昌馒头质地松软,容易消化,既是美食,又养胃保健。

  “永昌庄园”等一批美丽经济样板项目得到较快发展。今年以来,永昌镇依托美食、美景等特色资源,成功举办“竹乡美食节”、鲜桃开摘暨“百花大会”分会场等节庆旅游活动,着力推荐乡村旅游,打造美食小镇品牌。

  立足于生态美,实现绿色发展。

  按照环境再提升、节点再靓化的要求,举全镇之力,以全域景区化为目标,精雕细琢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竹乡特色的永昌大花园。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投入近3000万元,完成小城镇项目建设,在镇容镇貌、集镇秩序、卫生管理等方面得到巩固提升,并实现长效管理。投入近4000万元,推动精品旅游线路、青何村历史文化村落项目建设,将山水资源、历史文化串点成线,营造竹韵悠然的竹乡风情。如今,永昌竹韵园、竹韵馆等精品园区,已成为向世人展示永昌“竹的文化、竹的品质、竹的美食”的重要窗口,每个双休日游人如织。

  推进新一轮“三改一拆”工作,确保新违建无增量,做好拆后土地复绿、复垦和综合利用等工作,提高利用率。全面实施“五水共治”工程,抓好松溪永昌段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小沟渠的清淤治理,着力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开展村庄整治、美丽庭院、垃圾分类、美丽厂区大比武,不断提升美丽乡村颜值。全力推行全域“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分类处理”工作,以垃圾的减量来检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立足于生活美,实现美丽嬗变。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多措并举,打造一流山村田园风光,构建美丽环境,推动永昌镇乡村振兴走在全区前列。

  全面实施唐昌全国文明村提升工程,通过“三亮”举措,着力推升村民文明素养;系统总结提炼长盘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运行模式,在全区示范推广,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全方位实施文化富民工程,文化礼堂率先在全区实现全覆盖,着力发挥青何村非遗馆在传承文化、引导激发青少年爱国爱家乡的积极作用;推动“名师名校”工程,继续深化和巩固小班化教育研究成果,成功举办全省小班化教育现场会、全市名师乡村工作室现场会;顺利推进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全域大花园建设初显成效;乡风文明建设常抓不懈,文明创建根植人心,且日益转化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全镇上下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由外而内”的美丽嬗变。

标签:竹笋;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生态;乡村责任编辑:钱华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