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水畔绿色新高地

——“八八战略”衢州画卷系列报道(12)

发布时间:2018-08-16 09:24:16 来源:衢州日报 记者 方金 通讯员 汪耘

  江山道中蚕麦大熟

  [宋]杨万里

  黄云割露几肩归,紫玉炊香一饭肥。却破麦田秧晚稻,未散水牯卧斜晖。

  【注】紫玉即宝玉,古代以为祥瑞之物。水牯指公水牛

  垦出万亩“乡村振兴试验田”,风吹稻花香两岸,在流经集聚区的江山港西岸,一场关于低效土地利用的绿色革命正在进行。向东跨过这条水域,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起始更早,走向另一个方向的绿色革命,打造出了一片绿色产业新高地。

11671534349522195.jpg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

  8月13日,步入集聚区高新片区的浙江中天氟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氟硅”),七八位工人正在烈日下对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企业副产品板块销售经理江小屏介绍, “年产12万吨有机硅单体装置”技改项目将提升主产品的成品率,这对公司发展和集聚区的下游企业都将是一个利好。

  “中天氟硅”是中天集团下属其他业务板块的子公司,2007年落户高新片区,生产年产6万吨有机硅单体。作为产业链前端,“中天氟硅”落户后,多家下游企业接踵而至。如今,已有20多家关联企业,在此形成氟硅新材料产业集群。

  “搞工业没办法像‘未散水牯卧斜晖’一样悠闲,稍有不慎就可能走向污染的歧路。”高新片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昌信介绍,2002年,我市确立了“工业立市”战略,6月,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定位于“高新”,但从“一笔钱、一块地”起步,筚路蓝缕,难免产生“捡到篮子里的就是菜”的心态。作为最早入驻园区的一批企业,“中天氟硅”起初准备投资的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工艺。经过商议,园区建议并帮助企业改进投资方向,终于在美国找到了先进工艺。

  此后随着高新园区配套设施辐射优势逐步体现,园区开始逐渐受到企业投资青睐。2007年下半年,一家投资2亿元的企业就计划落户,然而最终因为与产业定位不相符,环保要求不过关,被高新园区拒之门外。

  2010年,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获浙江省政府批复,这是全省14个产业集聚区中唯一以“绿色”冠名的集聚区。两年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国家级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衢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衢州综合物流园区“四区合一”,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正式挂牌。

  作为衢州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产业集聚的主平台、新旧动能转换的新高地和示范区,今年上半年,园区经济高开高走,主要经济指标均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6项指标总量和增幅均列全市第一。随着华友钴业、韩国晓星等企业相继入驻园区,园区产品也开始走向世界。

  自第一代集聚区人挖下第一铲土开始,一批批薪火相传的建设者,一群群满怀激情的创业者,沿着绿色发展之路接踵而来。如今再来到前人诗云之地,热火朝天的工业景象,已经代替了往昔的农业图景。区域动能转换的表象背后,衢州高质量发展脉搏,正在集聚区跳动。

  【后记】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是城市发展的依托和灵魂。国家高新园区15年的发展见证了“八八战略”在浙江的实践。今年上半年,我市存量提升和增量发展“双轮驱动”成效显著。全市十大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增速位列全省第一,传统产业“弯道超车”进一步提速。市区有29个新材料、15个电子信息和11个新能源产业项目通过决策咨询,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近200亿元。氟硅钴、电子化学品、电池新材料、特种纸新材料等区域优势产业,以及生命健康、电子信息等新动能产业、军民融合和时尚产业加快“换道超车”。

标签:衢州;绿色产业;园区;晚稻;麦田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