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风光美,翠苇吐绿百鸟归。在湖北省孝感市朱湖国家湿地公园,放眼望去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那一抹抹绿色之中,白鹭、苍鹭穿梭嬉戏于芦苇间,唱响一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奏鸣曲。
近年来,孝感市环保局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契机,优化生态空间,完善生态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掀开绿色发展的崭新一页。
坚持生态优先
综合治理湿地
山水相依、城林相间,城在绿中、路在林中。穿行在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市,犹如置身一座沁人心脾的绿色花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孝感市在重点湖泊、流域保护性开发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推进汉江、府河、澴河等主要河流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工作。目前已建成安陆府河、汉川汈汊湖、孝南朱湖、应城老观湖、云梦涢水5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总面积达1.15万公顷,孝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湿地城市”。
即将迎接试点验收工作的朱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孝南区南部,湿地面积3751.9公顷,这里生存着259种植物和194种动物,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完整健康的湿地环境维系着区域的生态安全,也显露出传统农耕文化与湿地环境交融的生态智慧。
为切实保护朱湖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环保部门采取一系列综合整治措施。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对湿地周边有污染的万头养猪场、酱品厂等8家老旧企业予以关闭;严格环评审批,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确保周边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湿地“零排放”;兴建了日处理800吨污水的四汊集镇污水处理厂,并建立严格的排污登记制度。
历经近5年的湿地保护,极大提升了府河、沦河和朱湖农场的调蓄洪水能力,维护了长江和大武汉的生态安全。通过有效保护和恢复动物栖息地,保障候鸟的迁徙安全,提高了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
“看,从前湿地里大多是迁徙的候鸟,现在可不一样了,留守的鸟儿越来越多了呢。”湿地的变迁,让朱湖农场场长易进平看在眼里,乐在心间。
严格环境准入
切实保护水源
就在今年3月,随着一声轰响,位于孝昌县金盆湖饮用水源地的人和山庄被拆除,这标志着孝感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基本完成整改工作。
良好的水环境,是孝感市生态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孝感市环保局积极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切实保护和改善饮用水水源环境质量。目前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93个,2017年水质全年达标,达标率100%。
通过科学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排除了水源安全隐患;通过强化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与执法,每月进行一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监测,确保了水体水质质量。
为控制源头污染,环保部门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坚决关闭和取缔一级保护区内排污口及与供水作业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网箱养殖、旅游、餐饮等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汉川市、孝昌县先后投入1.25亿元,实施商业建设项目拆除,农户、经营业主搬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仅孝昌县一地,已拒绝十几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入驻,涉及金额上亿元。
多管齐下出重拳,换来一湖清水好风光。就在不久前,在金盆湖饮用水水源地的上游观音湖,发现了湖北省最大的野生苍鹭繁殖种群。眼前千鸟齐飞的壮美景色,无疑是对美好环境最真诚的赞许。
推动绿色发展
实现绿色崛起
秉承生态优先理念,孝感市实施生态功能分区管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实施严格的分类管控。严格限制生态红线区内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依法限期迁出、关闭红线区内污染物排放企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孝感市深入实施“蓝天”“绿地”“碧水”“净地”四大工程。市域内主要水库和主要河流的水质保持在Ⅲ类标准以上;空气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功能区标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已达到或接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标准。
截至目前,孝感市已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两个、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镇13个、生态村221个;入选国家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两个;在大悟和孝昌两县开展了128个村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工作。实现省级文明城市“六连冠”,孝感市、安陆市相继获批“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金山银山”也纷至沓来。
在朱湖湿地,探索出一条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产业,绿色高效种植养殖业,打造旅游镇、休闲区,开辟湿地保护和发展的新路径;在孝昌县,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全力打造生态文化;在大悟县,成功引进中电投、中广核、大唐新能源等大型企业进驻,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不难看出,绿色生态的发展潜力才是最大的后发优势。一幅幅绿色画卷在孝感大地上徐徐铺开,这座曾经的孝都正以其勃勃生机,昂首阔步走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康庄大道上。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