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记者一行走进柯城区沟溪乡沟溪村,一幢幢粉墙黛瓦的楼房,干净清爽的地面,宽敞明亮的道路,儒家文化的融入,一种宁静感扑面而来,惹人心醉。
来到村中的孔子文化广场,处处弥漫着“仁”“礼”的气息,广场前方的一幢楼房外墙画着栩栩如生的孔子像,再往前走一段,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建造在水中的木亭,弯弯曲曲的木桥可通往亭子,亭内的梁上悬挂着一盏盏复古式的红灯笼,无不透露着古朴的气息。
“别看现在这个广场像模像样,去年这里还只是一个小操场,四周还有不少与新农村风貌格格不入的危旧房。”同行的沟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冯小青相告,乡里在农村建房管控上可是做足了功课,立足于两头抓,一头抓源头,一头抓存量。“抓源头管控并不是最难的,乡里通过建立巡查机制、严格审批程序,有效控制了少批多建、乱搭建等现象。”冯小青相告,如何做好存量农房的分类处置,是有效提升农村风貌的关键所在。
沟溪村孔子文化广场的打造,正是因为去年连片拆除危旧房后,才有了充足的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提升。“变化真的是太大了!感谢党和政府。”82岁的徐如英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生活在此大半辈子,她见证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老人拍手称快。“我觉得我们村现在更像是一个风景点,生活在这里很幸福。”徐如英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沟溪村的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只是我乡的一个缩影。”冯小青介绍,去年开始,各村就成立治危拆违队,结合农房确违、确权等工作,重点拆除影响公共安全和有碍瞻观的危房,第一批已累计拆除400多幢,力争年底全乡域全部拆除到位。“对于有保护利用价值的古建筑,我们则提倡由村集体统一收回并出资修缮加固。去年余东村就结合古村开发,收回修缮了14幢危旧房,用于做民宿、画工坊等,发展休闲旅游业。”冯小青说。
在沟溪乡斗目垅村,危旧房拆除后,结合当年住过三四十位知青的历史,“变出”了知青文化礼堂、知青文化公园,以“知青文化”提升村庄品味。
在抓拆除危旧房腾空间的同时,狠抓农房外立面改造,注意农家庭院的美化改造和村内小节点的风景打造,使村庄风貌上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像余东村在消灭赤膊墙的同时,让农民画上墙,就连公共厕所都被美化成一道风景,全村农房的品位和风貌均得到提升。
根据困难农户建房难的实际情况,从去年开始,沟溪乡尝试推出“公建私住”的做法。洞头村农户吴早兰和丈夫翁毛头居住在110多平米的土胚房里三十多年,有些破旧还漏水。吴早兰说,没想到现在政策这么好,免费为他们造新房。她家的新房是去年10月份造好的。110平方米的宅基地中除了60平方米用于造新房,50平方米由村集体收回用作公共设施建设,房子的产权属于村集体,她和丈夫有长久的居住权。
目前,全乡已为14户拆除危旧房的困难农户新建了每户60平方米的新房,有效地改善了他们的居住环境,又避免了草草建房与整体风貌不统一的尴尬。
“农房风貌改造提升要打好组合拳,要将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这项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整治等结合起来,打好乡村振兴的攻坚战。”冯小青说。
短评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原住村中间的农户纷纷另选新址建新房,不少村庄出现了“空心村”现象。看看外围是“新农村”,走进村中间是“老破乱”,大量危旧房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柯城区沟溪乡抓住村中央间危旧房改造这个重点,清理影响村庄风貌的污点,通过盘活资源存量,为村级公共设施建设腾出空间,挖掘各村的文化底蕴,同时与庭院美化、外立面改造,以及小节点打造相结合,使农房整体风貌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盘活存量、用好存量,也是一种有效的管控,尤其是对推进村庄资源整合,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益,加快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完善村庄的基础设施配套,必将起到带动作用。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