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以来,位于诸暨王家井镇新旭村的蓝莓基地,采摘客络绎不绝。其中一个叫“蓝美1号”的蓝莓新品种,迎来丰产期,人们惊艳于那一串串带着紫黑色光泽、果肉坚实的蓝莓果挂满枝头,让一棵棵蓝莓树“笑弯了腰”。“2014年年初种下‘蓝美1号’,2016年亩产就突破了1000斤,2017年亩产到到了2000多斤,今年亩产量预计达到3000-4000斤。”基地负责人楼可明笑呵呵地说。
“蓝美1号”不仅产量高,口感品质也是非常的好,在6月7日由浙江农业之最委员会办公室、绍兴市农业局等主办的浙江农业之最蓝莓擂台赛上,“蓝美1号”在各项可溶性固形物指标中均名列前矛,包揽了赛事的前三名。不仅如此,6月22日播出的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节目也对“蓝美1号”的易种、丰产、品优等特点做了专题报道,亲切的称之为“蓝美人”。
不仅在浙江诸暨,在河南省鲁山县和安徽省郎溪县,共计5000多亩的种苗培育和示范种植基地里,“蓝美1号”的高产量都让行业人士震惊。“一般的蓝莓品种,最高年产量不到500公斤,而经过测试,‘蓝美1号’的最低产量为1000公斤,最高可以达到2500公斤。”浙江蓝美农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曙方自豪地说,“蓝美1号”由公司组建的顶尖技术团队在原有技术团队研发的基础上,从100多个蓝莓品种中选育而成。中国蓝莓产业之父、中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教授贺善安考察鉴定后说,“蓝美1号”是中国蓝莓产业化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性新品种。
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湖山乡的九墅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2016年初用大苗新种了60亩“蓝美1号”。“去年开始挂果,平均亩产达到了500多公斤,蓝莓鲜果采摘加上尾果深加工,亩均收入接近2万元。”合作社总经理顾象平说,受此影响,基地所在的三归村村民纷纷扩种“蓝美1号”。
“蓝美1号”独有的“易种、高产、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特性,让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的政府考察团纷至沓来。去年底,河南省鲁山县与蓝美公司签订了《蓝莓产业扶贫增收协议》,推广种植“蓝美1号”,加快推进精准扶贫。今年前几个月,蓝美农业董事长杨曙方仍不断收到邀请,前往全国各地考察,洽谈蓝莓产业合作。
贵州省麻江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种植蓝莓已有近20年历史,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覆盖所有乡镇街道,蓝莓产业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去年底,麻江县与蓝美农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期建设“蓝美1号”蓝莓原料果基地8000亩。从今年春天开始,一批又一批的“蓝美1号”被运往麻江种植。麻江县书记王镇义说:“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脱离市场发展产业没有出路。”
“我们发展蓝莓产业的初心,就是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和产业的扶贫价值。”杨曙方说,蓝美农业成立8年来,用蓝莓产业已帮扶20多个贫困村,其中,草塔镇上下文村由一个经济薄弱村发展为国家级新农村示范村。为了与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和精准扶贫战略深度对接,蓝美农业创新提出了“种苗培育+原料+精加工+生态休闲”的蓝莓全产业链模式,相关技术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全产业链模式中,政府只需要出政策推广种植,蓝美农业提供土质检测、技术服务、果品回收等服务,确保农民蓝莓‘种得好、产量高、卖得掉’,实现持续增产增收。
截至目前,已有南方八个省的23个县与蓝美农业对接蓝莓产业扶贫合作,在这些地方,政府正大力推广种植“蓝美1号”,“蓝莓树,摇钱树,二年挂果,三年脱贫,四年踏上致富路!”成为当地农民朗朗上口的宣传语。
“到今年底,公司将形成年产6000万株蓝美1号种亩的生产、供应能力,计划到2021年年底,由公司主导,结合政府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在西南、华南、华中、华东等地区推动种植蓝美1号达38万亩,蓝美农业总裁叶照辉说,届时,“蓝美1号”将至少带动100万人精准脱贫。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