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诗画浦江续乡愁 精致秀美绘新图

环境蝶变带来全域“绿富美”

发布时间:2019-06-19 09:37:56 来源:中国环境报 通讯员 黄丽丽 金鑫 记者 周兆木

  夏日的浙江省浦江县,宁静中透着诗意。壶源江,像一支灵动的笔,描绘出连绵起伏、苍翠欲滴的山峦;浦阳江两岸的生态廊道绿意盎然,一步一景,串起浦江打造田园新城的美丽梦想。

  回望过去,一曲可歌可泣的治水战歌哺育出“可看、可学、可推广”的浦江经验,浦江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和发展历史因治水而改写。如今,浦江对美丽的理解,体现在从水里到岸上,从乡村到城镇,一幅“蓝天加碧水,全年景不同”的全域花园画卷正徐徐展开。

  美丽庭院改变乡村环境

  蔓丝瓜绕藤而上、青椒红椒辣眼火热,就连菜地里的茄子、生姜都成了别具风格的蔬果装饰……走进浦江县仙华街道方宅村,“烂漫花之院”“乡愁村情院”“蔬菜果园院”等各式美丽庭院目不暇接。

  更难能可贵的是,村民们因势创建、就地取材,将家里闲置的酒缸、饮料瓶、水果篮通过废物利用变成了别样花瓶,营造了“遍地是景”的乡村风光。

  “诗画浦江、美好家园”重在共建。为此,浦江县从家庭入手,以“环境卫生清洁美,摆放有序整齐美,栽花植树绿化美,院落设计协调美”为标准,掀起全民创建“美丽庭院”的热潮,用家的小美,推动村的大美。

  在方宅村,围绕“一户一景,一村一情”的总体布局,村村建立了“巾帼清洁志愿队”“庭院环境监督队”“庭院环境评比委员会”3支队伍,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村庄清洁、庭院整治活动和检查评比。

  通过互看互学、互评互比,营造全民参与、不留死角、全面创建的浓厚氛围。方宅村现有340余户,超80%的村户已建成美丽庭院。

  大花园的靓丽不仅在于整体的外观美,更在于细节的精致美。“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这句话在浦江得到了生动实践。

  浦江县实现全域垃圾分类,并总结出一套“两级四分法”的有效模式,即农户一次分类、保洁员二次分拣,“四分”是指先分会腐烂垃圾和不会腐烂垃圾,再将不会腐烂垃圾分为可卖和不可卖垃圾。

  “垃圾分类已成为改变浦江乡村环境的重要抓手。”浦江县浦阳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炜介绍。为推动习惯的养成,浦江还推行了“党建+垃圾分类”模式。党员在乡村环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百姓的真心认可。

  如今在浦江,标有编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由党员负责监督一定数量的垃圾桶分类情况,全面发挥基层骨干队伍作用,持续念好“拆、治、归”三字经,全力打造水晶之都、田园新城、诗画浦江。

  治水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涛落浙江秋,沙明浦阳月。今游方厌楚,昨梦先归越。”这是诗仙李白路过浦江时写下的诗句。回望历史,浦阳江有过芦花拂浪飞的画境,也有过浊水遍地流的教训。

  以城中心的“金狮湖”为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根本无法想像几年前它的黑、脏、臭。几千家水晶加工户开工,环湖还有几十家畜禽养殖场,环境不容乐观。为此,浦江县启动金狮湖保护与开发建设工程,经过治理,如今的金狮湖美景重现,成为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可以说,浦江大花园的建设一直围绕着“水”做文章,浦江也因水环境整治而翻开新篇。短短5年间,浦江关停“散乱污”水晶作坊两万余家,全面开展城镇截污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浦阳江水质从原来连续8年的劣V类提升到Ⅲ类。

  浦江全县水晶加工主体虽然减少了90%,但水晶产业经过转型升级,规模以上企业增加了37%。

  2018年,浦江县列入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根据“资源回收利用基地理念”,浦江积极构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平台,全县建成16座生态处理中心,日均处理腐烂垃圾200余吨,产生有机肥效益达300余

  万元;设立了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布料垃圾、水晶废料等处置中心,走出了具有浦江特色的绿色循环之路。

  浦江的蝶变,是水之变,是业之变,更是人之变。浦阳江两岸,美丽乡村多了,外地游客来了。现在,浦阳江畔全长17公里的生态廊道已全面完工,串起了沿线多个美丽乡村,集绿道、游憩、休闲、运动、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成为浦江崭新的全域“水岸风景带”,为过往游人留下难忘的“浦江印象”。

  青山迎面,绿水缓缓,走在大畈乡建光村的石子路上,一排排民宿沿河而建,白墙黑瓦,干净整洁。建光村曾因水晶作坊集中、脏乱出名,而如今却是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村民们开办的民宿,节假日一房难求。民宿生意的火爆带动了特色农副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的销售,村民加工索粉面和手工面,仅索粉面产业一年的收入就达200余万元。

  此外,浦江正在积极探索“民宿+文化”“民宿+农场”“民宿+非遗”等模式,将民宿与商务休闲、户外运动、生态观光、养生度假、怀旧体验等新型业态相融合,不断提升浦江民宿的品牌与知名度,拓宽绿色经济发展渠道。

  留住乡愁古村焕发生机

  每逢春夏,到浦江县虞宅乡看山水、游古村的游客量就成倍激增。清澈流淌的茜溪、秀美连绵的群山、精致的文化墙,人还未至目的地,就已开始享受沿途美景。

  虞宅乡新光村是个古村落,被誉为“江南乔家大院”。“五水共治”为这个曾经污水横流的水晶加工重点村洗尽污垢,政府的大力修缮让古庄园得以较好保留。

  在这里,老屋虽旧,却不会全部推倒,保留下的一部分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村里开辟出的咖啡馆、音乐吧台、小吃店,美景与创意、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碰撞和融合,在这个村子里产生了奇妙的反应,渐渐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与此同时,拥有丰厚底蕴的浦江一直在思考,在古村落的保护进程中,如何通过新业态的培育和引进,在保存历史功能、延续原住民生活的同时,为村落长远发展注入活力。

  在新光村,引入了“廿玖间里”旅游创客基地,打造“互联网+旅游”项目,为青年创客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业模式,同时也带动了大批游客来到这个时尚基地游玩休憩。古今相融让古村游焕发前所未有的魅力,仅去年国庆黄金周就接待游客8.6万人次。新光村成为茜溪旅游风景线的“网红地”。

  在城区,浦江同样注重旧城古街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与利用。2018年3月,旧城古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一期)东街迎客,这条长约500余米的解放东路,当天人流量达到了10余万人。

  “城市的灵魂在于历史,文化是魂,历史是根。我们的目标要从对古街的修复提高到对古城的保护。”浦江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民主路历史街区的修缮,为浦江城市留住了根,也为浦江全域旅游打造了新引擎。

  如果说旧貌的修复只是还原了历史街区的“形”,那么新业态的进驻、文化的传承,使承载浦江历史记忆的建筑发挥出新价值。在商户筛选时,浦江坚持以营造“百业百态、百工百匠、百艺百乐、风情古街区”为目标,并打造了便民长廊。

  绿水青山重拾了百姓对美丽家园的渴望,全域整治、全域美丽是浦江对大花园的期许。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保护修复古村落和历史街区,浦江的山区与城区实现了全域化的干净整洁,300多个美丽乡村覆盖全县,实现从“点状美”到“全域美”的升级。

标签:浦江;庭院;乡村环境;水晶;阳江;生态廊道;浙江省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