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南太湖新区通过源头精准分类、完善分类收处、强化智慧监管“三步走”实现生活垃圾全流程分类,提升处置能力,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均达到100%。
源头精准分类
按照“二定四分”(定时定点+四分类)要求,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驿站、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等场所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99%。设立桶边督导员和智能督导机器人规范居民投放行为,并通过积分奖励、绿色授信等举措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前端分类投放,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85.87%,正确率达到98.4%。
完善分类收处
实施以集中处理为主、就地处置为辅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集中处理率达92.64%。其中,居民小区及餐饮单位产生的易腐垃圾由旺能、长线惠民等第三方服务企业统一收集后运至湖州餐厨废物处置中心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医院、农贸市场、学校等场所试点推广就地处理,将产生的易腐垃圾直接转化成有机肥使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杜绝了中转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其他垃圾由新区公用中心统一收集后运至湖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有害垃圾由新区公用中心收集后移交至市环卫暂存中心,再统一运至湖州市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场进行无害化处置;可回收物由“欣回收”“志达”等本土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通过上门回收、站点回收等方式回收后统一打包移交给下游处理企业。
强化智慧监管
依托市级信息化监管平台,将前端智能投放柜,中端车辆GPS、车载称重系统、视频监控、中转过磅、分拣中心视频,末端处置场所地磅、重点点位视频监控、工况、产物、环保等多类型数据全部接入,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等全过程智能监管。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