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正文

杭州市临安区“软硬兼施”打造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发布时间: 2023-04-10 13:07:08 来源:

  近年来,临安区通过联合第三方科技公司(杭州市临安区环境有限公司),打造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智慧一体的再生资源体系,从“夯实基础硬实力”和“提升管理软实力”两方面着手,建成运营年处理5万吨的分拣中心和88个回收网点,共投入回收车辆23辆,服务用户超5万余户,实现区域分拣设施全覆盖,有效推动生活垃圾的持续减量,2022年全区垃圾量同比减少1.83%。

  全域覆盖、智慧赋能,夯实基础“硬”实力

  (一)增设网点、便民利民,实现分类网点全覆盖。通过建立88个回收网点实现全品类精准分类回收,区域再生资源收运体系全覆盖。在小区合理择选回收网点,定点回收纸类、塑料、织物等六类可回收物,垃圾减量成效显著。如锦城街道恒晟逸家小区,自网点运维以来,生活垃圾从平均每天6桶减少到4桶,减量率达33.3%。

  (二)完善设施、集约分拣,提升全品类分拣能力。健全回收体系顶层设计,统一推进临安区配套分拣中心落地。2019年城区首个全品类分拣中心建成投运,总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2022年10月底前将新增全品类分拣中心1座,面积约1万平方米,实现全区年回收分拣能力超过7万吨。

  (三)数据采集、精准分析,赋能传统产业链企业。配套建设综合分拣中心的同时,统一23辆回收车的外观并配备智能终端设备,实时接收互联网平台订单信息。建设区级再生资源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对每个回收网点的居民端App和回收人员App进行数据采集,实现前端到末端的数据联通,为垃圾分类回收减量的精准管理提供数据分析,赋能传统产业链企业,成功打造智慧、高效的分类回收系统。

  全品类再生资源分拣中心

  规范组织、配套机制,提升管理“软”实力

  (一)整编队伍、统一管理,组织规范化持续加强。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企业,对闲散的废品回收人员进行整合,开展专业培训,统一登记备案、统一回收车辆、统一服装证件和统一回收集中,全区有100余名“游击队”整编升格为“正规军”。通过试点,实现“垃圾分类+资源回收”有效融合。

  (二)打通节点、以利驱动,提高居民分类积极性。以利驱动居民源头分类,将“去中间化”的优势让利前端分类主体,前端回收价格得到有效保障,市民通过手机终端APP、微信小程序等,实现所有高低价值可回收物“有偿投放”。如纸板类市场价0.8元/斤,网点回收价1.2元/斤,居民分类投放可回收物的积极性得到全面提高。

  (三)正向激励、奖补结合,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探索制定相关财政扶持政策和配套机制,为垃圾分类源头减量赋予“动力”,确保低价值物充分回收。对前端回收网点、区域分拣中心等基础设施给予一次性补助。同时,由区级财政对每个回收网点按5.6万元/年给予运营补助,累计投入超1000万元。另外,对工作推进较好的物业公司,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与支持,充分调动物业积极性,实现保障体系良性长效运行。

  城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

  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站点

  “软硬兼施”打造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成效显著

  (一)前端减量效果明显,资源回收量持续增加。自88个回收网点正式运营以来,已累计完成5.4万人次的投放回收,日均量54.7吨,其中分类优秀小区日均回收量超过150公斤。从回收类别看,回收总量比重前三依次是大件垃圾、废纸张和废织物,分别占比48%、21%和9%;大件垃圾、废玻璃、废织物、废泡沫等低价值可回收物比重高达61%。

  (二)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居民参与度稳步提升。根据互联网平台数据分析,自2019年9月上线运营以来,累计参与再生资源有偿投放的居民达5.4万人次,分类投放正确率超过90%。分拣中心投入运营以来,共组织接待学生、居民、政府机关教育互动、参观体验超过千余人次,成为“垃圾分类+资源回收”融合模式的形象和成果展示窗口。

  (三)智慧物流集约分拣,实现全链条高效运转。自区级再生资源产业互联网平台投运以来,累计接收上门回收订单8100余件。针对废旧家具、废旧家电等大件可回收物,采用配备智能回收设备的车辆预约上门回收,全年累计回收超4000件。平台有力地推进了信息无缝高效衔接,使源头分类投放的可回收物快速运送至综合分拣中心,极大提高了运转效率。

标签: 回收;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居民;再生资源产业;大件垃圾 责任编辑: 庞世豪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