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正文

党建引领 多方联动 念好“垃圾分类”三字经

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南肖埠社区党委书记 梁旭珍

发布时间: 2023-04-03 16:49:38 来源:

  以前“一股脑”,现在“四个桶”;过去“废弃物”,如今“再利用”;曾经“嫌麻烦”,时下“好习惯”……在上城区凯旋街道南肖埠社区,身为社区“总桶长”的党委书记梁旭珍带头念好垃圾分类的“责”、“方”、“力”三字经,让老旧小区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责”字上动真碰硬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20多年的社区书记,梁旭珍深知垃圾分类这件民生小事做起来不难,要做好才难。她以“五个一”标准(以“党建”为核心、以“网格”为基础 、以“社团”为载体、以“网络”为平台、以“评比”为抓手),深化垃圾分类工作。

  深挖党建引领功能,不管多难,她都将垃圾分类工作列为社区党委、居委会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每周一会,专题推进。通过党员大会、主题党课等方式,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开展日常家庭分类晒桶打卡和垃圾分类志愿积分兑换。依托“党建红”引领“志愿红”,梁旭珍整合社区党员干部、网格员、物业、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基层力量,形成“1+3+N”基础上的垃圾分类工作格局,组建起由支部书记、党员、退役军人等71人为主要力量的垃圾分类“绿邻聚落部”社团,鼓励由党员家庭带头开展垃圾分类,社团成员对周边邻里进行指导,达到“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楼、一楼带一片”的良好效果,该社团领头雁冯志高被评为杭州市垃圾分类三星级达人。

  “方”字上优化创新

  作为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梁旭珍敢于创新,建立“大代表+小代表”巡查机制,创新成立“南肖埠社区居民代表工作室”,25位居民“小代表”联合人大“大代表”建立“平时巡逻制度”,每周对社区内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宣传氛围营造等进行巡查指导,并通过“三方协同群”及时流转反馈处理问题。

  在人大接待日上,她精心设计载体,收集群众意见,开展对口活动,在社区口袋公园等地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在社区居民公约上,梁旭珍提出把“三美家园记心中”列为首条,规范居民垃圾分类、遛犬、停车按序、爱绿护绿、不乱搭违建;每月月底召开“三驾马车”联席工作例会,破解居民集中反映的环境难题,针对卫生死角、垃圾不分类等典型行为,实行点对点、户对户整改落实。

  结合社区连续开展了8年的品牌活动——“情暖千家共享快乐”邻居节,梁旭珍精心组织垃圾分类游园会、大手小手分分类等活动,开展“最美南肖埠 六比添光彩”最美评选,倡导党员群众比文明、比分类,把垃圾分类化为全小区居民的共同认知。

  “力”字上奋楫笃行

  在梁旭珍的推动下,社区每个垃圾投放点“定时定投”时段内,都有2名党员志愿者进行现场督导。同时,她充分利用老旧小区垃圾房改造成果,在58个楼道显示屏、4块户外电子大屏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公益宣传片,实现分类宣传入户、入耳、入眼、入心。她秉承“垃圾分类最大化”原则,分别将一处居民楼底层车库和杂乱的小花坛改造为垃圾分类宣教基地,成为南肖埠小学、南肖埠幼儿园、杭州市第九中学等辖区单位青少年学生的第二课堂。

  此外,每月的垃圾分类“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都由梁旭珍亲自部署、亲自主抓。如加强楼道卫生管理,落实新南北片管家、专业物业“每周一清扫、半月一清理、一月一检查”常态化模式;开展“周末大扫除”、“月末周五大扫除”分类专项活动,做好大件垃圾清运工作;坚持“互联互通”机制,确保居民、社工、物业就垃圾分类问题及时联动处理。

  在梁旭珍的带领下,南肖埠社区把垃圾分类工作与志愿队、网格队、社会组织等各层面力量接轨,推动垃圾分类“基层治理+居民自治”,曾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高标准示范小区等荣誉,居民意识从“要我分”、“不会分”转变为“我要分”、“我会分”,居民的参与率100%,投放正确率90%,分类准确率85%,实现幸福指数、文明指数“双提升”。

标签: 责任编辑: 庞世豪
相关新闻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