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原创 正文

浙江推进“污水零直排区”“美丽河湖”建设、河(湖)长制深化,再出治水新成效

水清岸绿河湖美 人水和谐乐安居

发布时间:2020-04-28 11:21:48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朱智翔

  浙江在线4月28日讯(通讯员 朱智翔)“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春日的罗溇港,清水潺潺、樱花烂漫、杨柳依依。若泛舟港上,低头见水中倒影虚虚实实,抬头看岸边春色五彩斑斓,呼吸间花香迎面,俨然进入一幅曼妙多姿的田园山水画中。

曹村港新河.jpg

曹村港新河

  “几年前,罗溇港还是水岸环境脏乱差,这两年不但水越来越清,岸边也是越来越美了。虽然现在是特殊时期,但我还是会过来散散步。这几天国内疫情好转,樱花也开了,许多小姑娘也都特意赶过来拍照。”久居港边的浙江省湖州市东桥村村民黄大伯乐呵呵地说。

  罗溇港,水清岸美、人水和谐,只是浙江近年来治水治出水美人悦的剪影。去年以来,浙江再接再厉,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和“美丽河湖”建设,持续深化河(湖)长制,治水工作再出新成效。

  2019年,全省103个国考断面中Ⅲ类水以上断面占96.1%,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221个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1.4%,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治水公众满意度达到88.5%的新高。今年一季度,浙江的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步改善态势,103个国考断面、221个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同比分别再上升3.9个和5个百分点。

  一幅水清岸绿河湖美、人水和谐乐安居的美丽浙江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治本治源

  污水直排一直是水污染的“罪魁祸首”,要从根本上治理好水环境,截污纳管是关键。而“污水零直排”就是对生产、生活和经营活动产生的污水,实行截污纳管、收集处理、达标排放,做到“晴天不排水,雨天无污水”,以此为标准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正是浙江近年来创新推出的治水治本之策,切实解决了治水“治反复、反复治”的问题。

  2019年,浙江从工业集聚区、生活小区和乡镇(街道)三个领域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便是乡镇(街道)建设工作中的“佼佼者”。

生态洗衣埠头.jpg

生态洗衣埠头

  竹马乡,位于婺城区西北部,一条自然形成的古河道——长湖穿区而过。曾几何时,长湖还是一代人童年的水乡记忆,然而随着沿岸企业、居民的不断增加,长湖却成了脏、黑、乱的代名词。

  自浙江开展“五水共治”以后,竹马联合长湖沿线乡镇街道打出清垃圾、清水葫芦、生态清淤等治水组合拳,记忆中“水清、岸绿、流畅、景美”的水乡长湖逐步被唤醒。但是,近两年清澈湖面时不时泛起的股股“彩”流,漂荡的点点泡沫,又再次敲响长湖治水的“警钟”。

  为彻底不让长湖等水体“挂彩”,防止水质反弹回潮,竹马以“污水零直排”建设为契机,组织乡镇干部联合技术人员,以网格为单位,全面排查并收集辖区内所有排污情况。

  面对排查结果,竹马乡党委书记姜建军坦言,不查不知道,原来在看不见的地底下,一根根管道就如同毛细血管,而餐饮油污、毛发、垃圾污水等的日积月累,已经让整个乡镇“气血不畅”。

  如何让整个乡镇“气通血畅”,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呢?竹马在实施工业园区、小区截污纳管的同时,落细落小,围绕解决河塘洗衣这一长期影响治水成果的“小痛点大顽疾”,高水平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雨水渠井盖加固.jpg

雨水渠井盖加固

  一时间,在长湖边、溪流畔、池塘口,一个个洗衣埠头和生态洗衣房拔地而起,从中流出的洗涤污水不仅没有流入池塘,反而反向流入了污水管道。

  “这是因为洗涤板是向内倾斜并留有空隙的,而靠池塘的这边又设置了挡水条,污水自然就会经空隙流入污水管道。”姜建军介绍道,为避免雨天雨水漫过洗涤板进入污水管,他们还在污水井设置了雨污分流智能阀,下雨时阀门就会被关闭。目前,全乡共建有10多个这样的池污分流洗衣埠头。

  此外,竹马还建设以“污水零直排”为主题的治水公园。“通过3D实景墙绘这种科普形式,可以明确地告诉村民生活中哪些属于污水,污水最终流向哪里,让村民对‘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能够更积极地支持参与其中。”姜建军说,如今,在政府推进、百姓支持下,竹马已基本实现了全域污水“应分尽分、应截尽截、应处尽处”。

  竹马“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只是浙江高水平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缩影。2019年,浙江52个工业集聚区、966个生活小区、310个镇(街道)完成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为水环境治理再加力。

  “美丽河湖”建设,美水兴水

  除了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从源头治水,浙江还在2019年,围绕系统治水、生态治水、人文治水,以“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显、管护高效、人水和谐”为目标,实施了全域“美丽河湖”建设,使镶嵌在之江大地的江河湖泊更加美丽动人。

  温州瑞安曹村港正是在这场“美丽河湖”建设行动中越变越美丽。上世纪90年代,曹村港水体浑浊,淤泥堆积,洪涝频发。近年来,得益于“五水共治”,曹村港水质告别劣Ⅴ类,河道清淤拓宽,成了浇灌周边万亩粮食功能区的重要水源。

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区或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jpg

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区或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

  之后,随着“美丽河湖”建设,曹村港又迎来新生:岸上污水处理能力增强,入河污染总量削减,河道水质巩固提升、自然生态得到修复。水清景美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得以重回瑞安乡村。

  和水清景美一起回归的还有人才和资本。徐学朴,瑞安曹村镇人,常年在上海经商,年近六旬的他带着资本从上海回到乡里,在享受乡间美景的同时,也向更多人推荐家乡。

  “这几年,曹村港一年一个变化。”漫步在绿道上,徐学朴感叹,现在河道的水更清了,两岸还添了花草树木、景观节点,各地游客络绎不绝,这坚定了他回乡投资的信心。

  “曹村港,过去是涝区,现在是粮区,更是景区。”徐学朴说,自己和村民们也参与到了“美丽河湖”的建设之中,承包了河边40多亩的低洼地,引曹村港水,改建成莲池,种植荷花。池中临时搭建了九曲桥、凉亭,游客沿着桥漫步,近处荷香阵阵,远处白鹭飞舞,十分惬意。

  “荷花池不仅美观,而且还对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农田里的雨水汇聚在这里,能得到进一步净化。”曹村镇水利员说,现在曹村港的整治不再只是单纯的工程性治水,而是特别注意将工程建设和自然环境协调起来,河道整治尽量保留自然形态和景观原貌,两岸设置了松木桩生态护岸,为鱼类、鸟类、两栖类等生物保留栖息之地,提高生物多样性。

  据统计,曹村港两岸补种了200多种植物,四季变幻间形成了不同的色彩景致,丰富了水域景观层次。目前,曹村港在良好水岸生态的帮助下,河道水质稳定保持在III类以上。

  “美了环境,清了河道,肥了田地,更鼓了钱包。”徐学朴说,曹村港优质的生态环境,给村民们带来了“美丽”红利:40多亩荷花池产的莲子成了抢手货,仅莲子销售一项,亩均收益就达到8000多元。另外,曹村港流域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出产的特色农产品——天井垟大米,金秋早、晚稻米总产量近600万公斤,亩产比水环境整治前高了100多公斤,农民增产又增收。

  如今,曹村港又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保留修缮沿线的历史文化古迹,实现了自然和人文相结合,并成功创建2019年浙江省级“美丽河湖”。

  包括曹村港,2019年浙江共创建省级“美丽河湖”146条(个),以美丽河湖串联起了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初步形成了“一村一溪一风景、一镇一河一风情、一城一江一风光”的大美格局。

  河(湖)长制深化,长治长美

  河湖治理非一日之功。既要治本治源,又要美水兴水,更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管护。实践证明,河湖长制是巩固提升水质、护美河湖堤岸的保障之措。

  省长、村长,既是河长,又当湖长。挺立河(湖)长制工作潮头的浙江,2019年又在深化河(湖)长制上迈开了领先的脚步,探索实践出了一套以河(湖)长制为依托的精细化长效治水新模式。

  在湖州德清,从去年开始,河(湖)长除了日常巡河、巡湖外,每月还要定期对辖区内河道溪流、湖库塘水域进行水质检测,开展河湖“体检”,形成月度、季度和年度“河道体检报告单”。

  “河道体检报告单”究竟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给河湖“体检”?

  “之所以要给河湖‘体检’,是因为水是有生命的,是流动性的,也会和人一样‘生病’,而且生起病来‘看得见,却说不明白’,为此我们运用人体医理的方法,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以基础、水文、水质、生态、社会、病史六大类18个分项指标对河湖进行全面体检,并进行综合专业化评分,让数据来说话。”德清县治水办(河长办)常务副主任沈群涛一边介绍,一份翻开一份“河道体检报告”。

德清县城余英溪.jpg

德清县城余英溪

  该报告单与普通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单相似,共有6页,上面详细列出了河道的水质、生态、管理等各项指标,量化显示了水体健康状况,详细记录了过去存在的问题及其整治过程,并给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的“诊断”结果。

  “报告从这条河(湖)的过去‘病史’到现在状况,从以往‘治疗’措施到当前‘诊治’建议,均一一明示,就好比一本这条河(湖)的百科全书和工作秘籍,让河(湖)长日常工作更有的放矢,让河(湖)长交接、问题溯源、因河施策更快速精准。”沈群涛说,同时,治水办(河长办)还会根据体检报告和诊断结果提出具体建议,将加强生态修复、提升岸坡完整度和利用率、强化污染隐患监管等一系列措施建议送到河(湖)长手上,指明下一步的工作方向,真正使河(湖)长制工作中的“一河(湖)一策”编制有档可依、有据可查,帮助河(湖)长更高效地开展工作。

德清智慧护水一张图平台展示.png

德清智慧护水一张图平台展示

  除了提升河(湖)长的工作效率,德清还不断壮大河(湖)长队伍,在全省首创“护水e站”基础上,更新升级“公众护水平台”,将原先固定的乡镇村三级管理网格长转换为主动参与管理的民间“河长”“湖长”,同时融入“生态绿币”奖励机制,发动人人都注册成为河(湖)长,并通过巡河任务抢单、赢“生态绿币”兑换绿色农产品等方式参与到治水护水工作中来。

  河湖健康体检,“河(湖)长制”+“全民治水”,都只是浙江深化河(湖)长工作、推进精细化长效治水的创新举措之一。此外,浙江还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契机,突出抓好“河长通”与“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深度融合,全年帮助河(湖)长处理各类问题22万余个,有效推动了全省江河湖泊越来越健康美丽。


标签:美丽河湖责任编辑:陈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