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16时,在嵊泗县泗礁岛的渔政码头,随着“海巡0743”艇靠泊,工作人员将收集了一天的海上垃圾抬上岸,然后拖至渔港内的垃圾站进行分类倾倒。作为嵊泗“垃圾不入海”文明实践的一分子,“海巡0743”艇在日常巡航中不仅对向海洋倾污行为予以严查,还承担着清理海漂垃圾的任务。
呵护碧水、厚爱生态,近年来,嵊泗将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理念延伸入海、覆盖全域,不断完善“海上环卫”机制,统筹海上垃圾清运处置及船舶垃圾分类处置等工作,开展“垃圾不入海”的文明实践。
将港口、海岸垃圾治理纳入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生态环境部门剑指陆源污染治理,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海漂垃圾打捞清运,交通运输局负责所有场站的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负责终端处置……”嵊泗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海上到陆上,城市管理、海洋渔业等部门各司其职,港口、码头、酒店等垃圾治理由行业管理单位负责,形成源头减量、治污保洁、清理转运全链条的岸滩垃圾治理工作格局。
目前,嵊泗全县1045艘渔船、25艘公共客运船只及各类海上作业平台,已全部完成垃圾分类设施配备。各渔港都建了垃圾回收站,垃圾必须运回港,“垃圾不入海”成为船老大们的必修课。
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嵊泗共清理各类海漂垃圾1.8万余立方米,海上垃圾打捞处置量从2019年的7000立方米逐年减少至2022年的4000立方米。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