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市民发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掀起了“砍价潮”,不时会有朋友邀请帮忙对某种商品进行砍价,帮忙砍价的人越多,商品越便宜,或者干脆白送。昨天,市民刘女士致电党报热线反映,前几天她成功“砍价”,0元得到了心仪的旅行箱,结果箱子还没寄到,帮她砍价的好友就疑似信息被泄露,收到了诈骗短信。
为了体验一下“砍价”,记者点开朋友圈一条“求砍价”的链接。首先需要确认授权某平台,随后进入的界面上详细介绍了商品内容、活动规则。在界面下方,还有已经参与过砍价的朋友微信昵称和头像,以及他们砍掉的价格。记者发现,商家用来做砍价活动的商品一般都是生活用品。“我距离免费拿这套化妆品就只剩100元了,麻烦大家来帮忙砍一下价!”市民施女士也遭遇了朋友圈“砍价”刷屏。“朋友转发了一个公众号,内容是一款标价500多元的化妆品,邀请其他朋友来点击‘砍价’,每点一次,就可得到1至10元不等的优惠,直到价格变成‘0元’,就可以免费得到该款产品。”施女士告诉记者,她当即帮朋友点了“砍价”,同时也关注了该微信公众号,“由于每个人砍价的机会有限,整个砍价任务也限制时间,直到最后,商品还有50多元没砍掉,白忙活一场。”“利用社交关系和个人影响力,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并通过社交拉动更多用户参与,这是社交电商的特质,用户通过拼团模式分享商品链接,相当于免费在做平台推广,因此为平台带来了低成本的用户流量。”记者咨询公安部门了解到,微信“帮砍价”活动起初只是用于营销。不少商家通过这种活动吸引人们在朋友圈转发关注,从而吸引了一大群粉丝,短时间获得了大量关注度,实现不错的营销效果。后来,这种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受众容易上当的活动被不法分子盯上了,通过朋友圈砍价,收集个人信息和骗钱,演变成了一种新型的骗局,参与过的用户会收到大量的广告短信和诈骗短信。
采访中,不少安全意识较高的市民表示,最初看到朋友“求砍价”的链接,大多会碍于情面点进去,但出现需要输入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进行验证的内容,就会立即放弃。市民吴先生说,有时他点击帮忙砍价的链接,发现需要输入个人手机号进行验证才能登录砍价,他就会立即退出链接。
党报热线提醒广大市民:要对朋友圈发布的砍价赢大奖类似的营销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敏感信息千万要谨慎填写,对于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核实好对方情况后才汇款。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