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无痛爬山”出圈,环境更应“无痛”

发布时间: 2023-10-26 15:21:54 来源: 中国环境网 记者 肖琪

  浙江又出圈了,这次是因为“浙江多个景区实现无痛爬山”的话题引发热议。

  啥是“无痛爬山”?简单来说,就是爬山不用自己“亲自”爬了,坐上自动扶梯就可一路上山。

  很多人对此点赞,终于实现了“山一步没爬,景一处不落”,以更省力的方式亲近大自然,何乐而不为。也有人觉得爬山的乐趣就在于自己登顶,自动扶梯失去了爬山的灵魂。更有人担心,电梯是否会破坏自然景观,进而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实际上,采用何种方式上山只是个人选择,谁也无需改变谁。但自然景区建扶梯是否会给大自然带来影响,这些担忧却不无道理。

  各景区兴起安装自动扶梯热潮

  在浙江杭州淳安的天屿山,一条长长的自动扶梯架设在山石之间,扶梯两侧喷洒出的水雾营造出仙气飘渺的感觉。游客沿着扶梯,一路观赏美景,一路被送上山。

  景区为何选择安电梯?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建设集团城市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徐先生曾在采访中表示:“建电梯的最初目的是解决上山的交通问题,一开始是准备在山上建索道,不过索道运输能力有限,还存在安全风险,而电梯的承载量较大,相对较安全。”2022年9月,城市旅游开发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建造了自动扶梯。电梯建成后,游客登上山顶的速度有了明显提升,从最初的50分钟缩短至10分钟。

  不仅是天屿山,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兴起了在景区安装上下山自动扶梯的热潮。一些景区的电梯本身成为了景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和观景。

  早在2020年国庆前,浙江台州神仙居景区的“南天梯”就已投运,百余米长的自动扶梯,让游客从山脚到山顶的时间缩短为4分钟左右。河南焦作的云台山景区红石峡处,电梯共四段,需要先爬到乘坐电梯的地方乘坐,全程不超过10分钟。湖北恩施大峡谷的观光扶梯则依靠大峡谷的山势而建,全长688米。

  登山时间短,缓解客流高峰时景区的人流压力,有利于年长者、行动障碍者和体力较弱者,“坐电梯上山”是一种比乘坐索道更新奇的体验,这些因素均被视为景区增设电梯的优点和好处,吸引着更多人打卡体验,也让其他景区“跃跃欲试”。

  减轻生态副作用,对人友好也要对景友好

  从20世纪80年代客运索道开始进入景区起,关于人工设施是否会给大自然造成影响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下。特别是对能否在泰山等影响重大的世界遗产地建设索道,更是引发争辩热潮。

  然而,争议归争议,除了少数由于环境保护的硬性要求被叫停或拆除的索道外,索道的数量和规模持续快速增加,目前已成了不少山岳型景区的标配。如今更是发展为探索“无痛爬山”,建设自动扶梯等设施。

  实际上,在争论自动扶梯是否是一种更加美好的登山方式之余,自动扶梯给自然风景区所带来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在生态保护领域专家看来,任何自然景观内所建设的人工设施都应先评估其在自然生态中的影响。

  一般而言,自然风景区依托的核心是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保持其完整性和自然风貌以供游客欣赏体验是主要的考量因素。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彭奎博士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美丽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让更多人可以便捷地走进大自然是本应努力的方向,但修建电梯等人工设施必须十分慎重,应充分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以自然为先、可持续发展为导向,评估其建设的必要性。”

  这是因为景区建造电梯等设备有可能给自然生态带来诸多影响。“比如直接破坏当地原生植被,并使生态空间格局破碎化;破坏自然景观的完整性,使其与整体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相融,甚至割裂自然美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包括营养物质交流传输、水土流失、花粉传播、动物交流通道等。”彭奎说道。

  不难看出,无论是安装缆车还是电梯,实际上都必须充分考虑景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承载力,既不能够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也不能与当地文化产生违和感。

  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景点都适合建造扶梯,抛开建设成本和投入大不说,自动扶梯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景区地形、地貌的限制,给建设带来挑战。

  比如,相关专家分析,扶梯坡度一般不宜超过30度,如果坡度太大,提升高度太高,就会产生安全隐患。此外,自动扶梯建成后的运行费用、后期维护成本显然不低,如何养护也是一大难题。

  此外,每个景区的生态环境都是不同且复杂的,能否安装电梯、在什么地方安装电梯、安装多长的电梯、安装什么样的电梯等,都需要经过严密谨慎的调查研究和计算。否则,一旦出现错误或者事故,可能会导致生态灾难。

  在彭奎看来,“景区应该在打造更加人性化的无障碍设施上努力。比如,充分考虑自然旅游所遵从的‘无痕山林’、最低人为干扰、低碳可持续等因素,尽可能在自然景观中减少人工设施的建设。加强建设多样化的自然体验路线和内容,通过对自然景观知识的普及以及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以拓展更丰富的自然体验内容和服务来增加旅游的价值。”


标签: 责任编辑: 毕真
相关新闻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