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海宁:向绿而行,共绘低碳未来

发布时间: 2023-10-18 16:28:59 来源: 浙江日报 陈潇奕

  当你走进浙江的乡村,会发现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了这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作为浙江省首批低(零)碳乡镇建设试点,位于海宁市的袁花镇自2021年以来,以低碳规划为引导,系统推进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生活、低碳治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从全局到布局、从底色到特色,在工业、交通、能源、居民生活、科创数字、碳汇等领域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7个,总投入12亿余元,有效降低区域碳排放强度,交出绿色低碳发展的高分答卷。

  走进长啸村,俯仰皆是绿色的气息。远眺是绵延起伏的光伏大棚,熠熠闪光,夺人视线;近观是满满蘑菇元素的精巧景观,嵌入在乡村生活大场景中,掩映于旖旎风光里,两者交织出一幅活力迸发的乡村田园画卷,令人驻足称赞。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混搭”,得益于袁花镇创造了国内首例“农光互补”项目,将袁花特色产业光伏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开创了“棚顶发电、棚内种菇”的农光互补“新能源+高效农业”新模式。由长啸村集体投资建设食用菌基地,农户“拎包入住”,在采摘期,整个基地可以吸纳周边200多个劳动力就业,创新实现“一地五金”,即利用光伏发电上网收获的电金、光伏电站的土地租金、大棚租金、设施设备租金、村民种植菌菇和打工产生的收益金。

  释放“光伏+”想象力,袁花镇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深入挖掘,拓展“光伏+”新业态,构建起“光伏+渔业”“光伏+药材”等多元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厚“一地五金”惠民力度。

  与此同时,长啸村对食用菌大棚进行景区化智慧改造,将光伏演变成了村里的特色景观,在推进农业数字化进程的同时增加研学、素质拓展等文娱项目。光伏座椅、光伏路灯、光伏垃圾桶……走进长啸村的“零碳公园”,“光伏+”元素到处可见,让绿色低碳可触可感,既激活村民的新生活,也给村庄带来了客流量。

  不管是打造景区村庄,还是建设零碳公园,村民们不再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建设者,为村里出谋划策。小小的光伏板化作推动乡村治理大变化的支点,由内向外激发了群众携手促进乡村治理的内驱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积极践行减碳致富的同时,袁花镇还大力推进生态治理,着力提升平原水乡碳汇能力。聚焦“碳中和”,进一步延伸“万物生长风景长廊”和“花溪侠影”绿色乡村新场景,全面推进乡村绿化,打造网格式美丽乡村线路;同时推动村庄建筑节能改造,建设农田生态化沟渠系统,加快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点绿成金,进一步促进实现美丽乡村内部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成功创建嘉兴市第一批无废乡村。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为了营造节能降碳浓厚氛围,我们建立起碳积分指标体系及考核体系平台,让每一个居民成为低碳绿色的响应者、参与者、获得者,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构建一个绿色低碳美好生活圈。”袁花镇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该平台从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垃圾分类、安装屋顶光伏、使用电动汽车及安装充电桩等进行评价,折算至每家每户人均值,以家庭为单位赋予一定的碳积分。居民可以通过碳积分商城平台兑换绿色低碳产品,以此激发人人参与的积极性。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漫长且不落幕的征程。值得一提的是,袁花镇在全省首创低碳指数,为低碳村社评价建立了考评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全面引导低碳生产理念,促进乡村主动调整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汇聚起绿色低碳的磅礴力量。


标签: 责任编辑: 毕真
相关新闻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