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宁波水岸同治系统施治推进“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

“一湾碧水”引路 城乡探索共富

发布时间: 2023-07-03 10:52:50 来源: 中国环境电子报 胡含 葛旭 王雯

  浙江省宁波市是工业强市,人口密、企业多,且主要河网均处于全省水系的下游,相比上游区域,治水难度更大。自2013年浙江省提出“五水共治”以来,全市多部门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啃硬骨头”,在先天优势不足的情况下,5次捧得全省治水最高奖项“大禹鼎”。

  去年,宁波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国控断面优良率均实现100%;省控断面优良率为96.3%,市控断面优良率为93.6%,创历史同期最好成绩。

  十年磨一剑,宁波市经历了河道清淤、剿灭劣Ⅴ类水、“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美丽河湖等多项治水工作的磨炼,如今,水清岸绿的美景再现。生态好、水质优,百姓因水得福,走上共富新路,一幅“河、湖、海”绿色发展的美好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多措并举改善水环境,7500多条河道“河长制”全覆盖

  在东钱湖镇殷湾村的湖岸上,立着几座造型独特的花岗岩洗衣台。洗衣台旁,村民一边洗衣服,一边聊着天,不时传来欢笑声。沿湖洗涤是村民祖祖辈辈养成的习惯,然而,由于洗涤污水直排,会导致湖水磷超标。为攻克这一治水难题,东钱湖镇已打造18个环保洗衣台,通过水泵抽取湖水,洗涤污水统一纳管处理。

  这是宁波市治水工程的一个缩影。随着“五水共治”工作深入推进,宁波市在系统谋划的基础上,坚持水岸同治、系统施治、标本兼治。2016年,宁波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2018年,宁波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智慧水利建设项目,并于2020年3月入选全国智慧水利先行试点城市;2018年—2022年,宁波市已创建市级美丽河湖84条(个),其中省级美丽河湖60条(个),累计创建河道长度达842公里。

  治水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宁波市生态环境、水利、水务等部门齐抓共管,分头制定细化方案,对生态引调水、截污纳管、水生态保护修复、涉水领域综合执法等实施清单化管理。

  宁波市全域谋划,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方面,实施重点海域污染防治攻坚战,控制入海河流的氮磷浓度,全市20个市控河流入海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比例达到100%;另一方面,大力实施生态引调水工程,加大再生水利用力度,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再生水设计日生产能力达71.79万吨。

  2022年,宁波市新改建污水管网126.03公里、雨水管网195.41公里,实现管网清淤疏浚4771.98公里,检测排水管网1750.19公里;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全市144个镇街完成省级“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完善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累计勘查设立界标646个、物理隔离防护设施146公里,启动13个县级以上水源地电子围栏建设,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

  为激发全民护河新活力,宁波市全面开展市县乡三级涉水问题自查自纠、互查互纠,全市去年累计查找各类涉水问题6226个,并持续开展涉水问题的动态清零销号。同时,多措并举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治水合力。建立河长、保洁员和基层网格员“三网融合”机制和部门联动快速处置机制。

  如今,宁波市已实现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村级五级7500多条河道、4600多个小微水体河长制全覆盖,设置河长、小微水体长,并涌现出一批民间力量自发组建的“民间河长”“银发护河队”“妈妈护河队”。

  持续攻坚河湖换新颜,推进“美丽”向“幸福”升级

  高新区甬江南岸,河道水面辽阔,水底水草丰茂,两岸绿树成荫,三三两两的路人或漫步休闲,或健身运动,享受美丽景色。实施“五水共治”以来,高新区累计投入19.5亿元,综合整治鄞东南沿山干河、大东江水系、陈渡界北三河、陈渡界北四河等河道,辖区河道整治率已超90%。

  全长8.82公里的新杨木碶河贯穿东部新城,犹如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静静隐于河畔的美景和城市的繁华之中;陆家河全长1000多米,河道两侧分布有陆嘉家园、波波城和浪琴海3个小区,因河道补给不足一度出现浮萍泛滥。如今,每天两万吨的再生水供给,让陆家河重新“活”了过来,水质抽样检测化学需氧量、pH值、氨氮等主要指标均已符合地表水Ⅲ类水标准。

  宁波市共有河道7515条、小微水体4606个。多年来,随着“五水共治”“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建设行动的持续推进,宁波市境内的姚江、甬江、奉化江及众多内河湖泊水塘旧貌换新颜。

  河清了,水美了,亲水活动也频繁了。“二月二龙抬头”,鄞州区云龙镇组织龙舟巡游活动,20支龙舟队敲锣打鼓同时巡游;今年4月,甬江公园集聚了百余名健身爱好者,大家行走在甬江畔的景观大道上,沿途风光旖旎,碧水悠悠。

  清澈见底的湖水,鱼儿在水中成群结队自在畅游,海曙区月湖公园处处透露着“小桥流水”的江南古韵。每天早上,这里随处可见休闲健身的市民,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江北区日湖公园的沙滩,也成为亲子游玩的好去处,被人们称为“黄金沙滩”。

  “今年,我们将加快推进‘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到2027年,将建成市级‘幸福河湖’精品线20条至30条、典范片20个至30个。”宁波市河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共同富裕从“河”而来,环境美了游客来了

  慈溪市匡堰镇山环水绕,境内上林湖、邵岙湖和大小山塘星罗棋布。多年前,这里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使境内半数以上的河流受污染而成为垃圾河、臭水河。

  为破解环境桎梏给当地发展带来的瓶颈,匡堰镇抓住“五水共治”契机,多措并举铁腕治水:整治境内劣Ⅴ类河道,治理侵占河道、填湖塞沟等问题,大力开展岸上截污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改造,岸上岸下生态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发放62万元用于补助农户采购割灌机,减少除草剂使用,投入2400万元对西游泾江、马洋湖江、何岙江进行生态修复。

  意想不到的变化出现了。以匡堰镇倡隆村为例,周边10余条河道和小微水体水质提升后,倡隆村与上游的岗墩村、乾炳村抱团发展,不仅联合打造了“网红”花海、民宿、农家乐,还推出了杨梅采摘、采茶、青瓷体验等研学路线。

  “以水为媒”探索共富,这样的案例在宁波市比比皆是。宁海县深甽镇在凫溪沿岸投资20亿元兴建温泉小镇、温泉度假酒店,进一步加快旅游强镇步伐;岔路镇治理沿岸荒废滩地发展水产养殖基地,如今,年产值已达60万元;依托白溪治理工程,在白溪沿线打造景观节点120余个,发展民宿100家、床位1000余张,去年接待游客两万人(次),解决200余名村民就业问题。

  奉化区滕头村在月亮湖周边开发建设水上乐园、水上游艇项目,引进餐饮商户100余家、民宿3家、养老院1家,治水后每年可带来游客增量超40万人(次),去年经济增收达7000万元。

  位于东钱湖南岸的俞塘、城杨、洋山村,也因“一湾碧水”走上了致富路。俞塘村“宋韵耕织园”自去年8月开业以来,每周末人气爆棚,游客们仿佛穿越回到宋朝,尽情体验鞭牛耕田、溪坑戏水、竹筏泛舟;城杨村积极营造亲水环境,新增20多种业态和50个就业岗位,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40万元;洋山村3条溪流在村内汇集,TALK LOOK艺术农场更是成为人气爆棚的网红打卡地。

  仅这两年,宁波市已打造艺术赋能乡村97个,绿水青山变成致富的金山银山。

  下一步,宁波市如何持续巩固治水的成效?

  “我们将坚持系统治水,一方面,构建流域体系观念,打破行政区域限制,聚焦跨区域、上下游联动治水,通过干流带支流,切实推动河湖分段治理向分片治理转变,实现流域化管理、流域化治理、流域化保护;另一方面,改善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通过加大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加快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统筹系统治理。”宁波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

标签: 宁波市;河道;治水 责任编辑: 毕真
相关新闻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