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画好“山水画”、念好“山字经”、写好“田园诗”——

让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

发布时间: 2023-02-08 10:26:02 来源: 丽水日报 记者 叶浩博 通讯员 董浩

  打造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努力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

  2022年,丽水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全省领先,空气、水环境质量双双进入全国前十。据悉,这已是丽水连续两次达成这样的生态环境保护成就。

  去年,丽水市区空气质量精准管控、精准治理,PM2.5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比2021年度下降了2微克/立方米,首次闯进20微克/立方米的关口,提升幅度位居全省第一。全年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7。

  丽水水环境质量在遭遇5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的背景下,实现1个国控断面、2个省控断面从Ⅱ类到Ⅰ类的水质类别提升,国控断面水质Ⅰ-Ⅱ类比例达100%,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十。

  在过去一年,丽水生态环境领域的改革创新,再次擦亮了丽水的生态底色。2022年,丽水治污攻坚力度全面跃升,3家工业园区入选省级标杆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培育名单,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五水共治考核获省委省政府大禹鼎银鼎,河长制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

  此外,丽水创成全省首批“无废城市”,培育了一批“无废城市”样板。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壤和地下水智慧监管项目入选全省土壤“一件事”改革试点。我市被生态环境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美丽浙江考核获得省委省政府优秀市表彰。

  美丽丽水,守护生物多样性。在去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COP15-2)上,丽水在5个场合分享了丽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果,是中国亮相最多的地方政府。瓯江山水工程作为首批“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还在COP15-2会议上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表彰。

  丽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一直在全国引跑,并于去年12月发布了全国首个地市级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丽水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市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累计发现瓯江小鳔鮈、百山祖角蟾等16个全球新物种,建成两家全省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奋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打赢实现“双碳”目标主动仗。在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后,丽水去年又有5个项目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库,1县3乡镇入选全省低(零)碳试点,累计开展11笔碳汇交易实践,进一步打通从“固碳”到“卖碳”的林业碳汇价值转化路径。我市还被生态环境部列入全国首批城市温室气体监测试点城市。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丽水通过利用环保资金助力绿色共富,努力拼抢项目,主动谋划项目。2022年,我市共16个项目进入中央储备库,获得中央资金2.25亿元,入库项目数和补助金额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共争取省级环保专项资金1.34亿元,资金总额已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列。青田县“侨乡大花园”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EOD试点(生态环境导向开发试点),有望获得省国开行30亿元长期低息融资。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两个项目入选全国EOD试点,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全市累计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金额达1.5亿元。

  此外,丽水还实现了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到示范的迭代升级,为全国提供了更多“丽水案例、丽水方案、丽水智慧”。《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数字化应用研究——以浙江丽水为例》入选2022年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响话语”。2022年,丽水还通过建设苔藓小镇,打造“稻鱼共生、梯田共生、茭鸭共生、林菇共生、茶羊共生”,不断“着墨”美丽丽水建设,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

  丽水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行生态转型,转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新赛道。我市体系化推进了“丽水山耕”“丽水山泉”等“山”字系品牌建设,创成全国首个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市,积极引育基于生态优势的半导体全链条、健康医药等现代产业集群,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以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共同富裕。在2023年,丽水将继续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以生态富民为切入点,在保护生态、尊重自然的同时促进富民增收,画好“山水画”,念好“山字经”,写好“田园诗”,最终以更实步伐走好“共富路”。


标签: 丽水;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质量 责任编辑: 毕真
相关新闻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