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砥砺奋进铺就十年蓝天之路

未来需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让空气更清新

发布时间:2022-10-17 09:02:55 来源:中国环境报 见习记者 薛丽萍

  你眼中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在超过150万张带有空气质量水印的照片中,网友记录下了大江南北的明媚春天,夏日蓬勃的草木,金秋的阳光辉映在麦田;亦记录下冬日冰雪带来的乐趣,北京冬奥点燃的动感激情……每一幅油画般的影像中,清澈透亮的天空都是“背景板”。

  “这些照片来自于中国环境记协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指尖上的环保’公益活动。照片从公众的视角,反映出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和乡镇,蓝天正一步步从奢望变成常态,公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记者。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如何归来?日前,在由中国环境记协主办、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承办的第25期环境茶座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蓝天之路:十年巨变暨2030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各界代表回顾了十年来中国大气环境治理历程,对“双碳”目标下通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予以展望。

  蓝天归来,含金量更足

  2015年,当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时,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仅有73个,占比21.6%。 

  而到2021年,达标城市则上升到218个,占比64.3%。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今年1月—8月,京津冀地区的PM2.5累计均值历史性地达到二级标准。

  “中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成就可以称之为十年巨变,这既反映在PM2.5年均浓度上,也反映在无数市民的眼中。”马军说。

  蓝天的含金量更足了。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北京市2008年的PM10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2022年冬奥会期间,PM10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数据的下降,足以印证空气质量的大幅改善。

  受邀在环境茶座上发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对此解释:“华北地区进入冬季后,综合的基础排放会增加,冬季消纳污染物的能力会降低。相比夏季,冬天的污染物是非常难解决的问题。但我们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能够实现在冬奥会期间标志性颗粒物浓度比夏奥会要低,背后正是蓝天含金量明显提升,这也是中国十年蓝天之路的缩影。”

  “擦亮”蓝天的漫漫长路,中国做对了什么?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肯定瞩目成就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回顾我们找回蓝天的路径,传承发扬十年治理的宝贵经验,把握规律,砥砺前行。

  “我们国家最近十年治理大气污染最重要的两个计划就是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2018年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这两个计划加在一起,推动了一大批重大减排工程的实施,大幅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能源、产业和交通等结构转型,取得了显著效果。”贺克斌如此评价。

  结构转型使得中国在2010年前后步入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初步阶段。贺克斌将进入这一初步阶段的标志,归纳为“喇叭口”的出现。

  什么是喇叭口?就是在GDP快速增长、能耗合理增长的情况下,主要的几种大气污染物都达到了拐点,呈现下降趋势,一增一降两条曲线仿佛“喇叭口”。

  这样的“喇叭口”曾是让中国学者十分羡慕的存在。贺克斌表示:“在2005年以前,我们跟欧美学者国际交流时,非常羡慕他们的喇叭口曲线。”彼时,各类污染物还与GDP能耗一起增长。但经过多年高位推进和制度保障,“喇叭口”不仅出现在我国,开口也越来越大。

  在《报告》的回顾中,找回蓝天的路径更显具体和清晰。

  首先是让污染“看得见”。中国用3年时间,构建起一个全国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2013年74个城市,2014年190个城市,到2015年,覆盖338个地级以上城市、1436个点位的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建成,且全部具备PM2.5等6项指标监测能力。而这张空气监测的“大网”还在持续加密和完善。

  第二步是让污染“能预知”。不断提升重污染天气预报和预警能力,推进区域应急减排。同时,完善对公众的警示倡导,以保障公众知情、守护市民健康。

  第三步,是始于源头的治理。马军介绍说:“2013年3月,环保组织和行业机构共同倡议污染源信息全面公开,获得生态环境部门的积极回应。开展污染源在线数据大规模实时公开,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首创。”

  此后,从识别主要污染源并加强监管入手,以企业监管信息公开为先导,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分步对燃煤、工业、交通、扬尘和散煤污染源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治理。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如今,蓝天白云在神州大地不再是“奢侈品”,常态化的蓝天,随处可见。

  新起点上,如何把握守护蓝天主动权?

  奋斗未有穷期,赶考仍在路上。站在新的起点上,该如何把握守卫蓝天主动权?

  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是关键思路。

  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副所长高健看来,未来十年中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遏制臭氧上升态势,还面临较大挑战,尤其是遏制臭氧污染将面临很大压力。要传承过去十年治理PM2.5的经验,在以城市为单位的精细化减排和区域协同为核心的重点领域减排形成突破,最重要的工作是推动实质性减排和科学减排。

  “第一,要在重点地区重点城市夯实减排治理工作。消除重污染的基础是污染物整体排放量的持续降低,要持续推进行业的深度治理和整体环保治理能力、减污降碳能力升级。因此,未来针对产业升级和减排双协同的工作还需进一步细化,确保污染物实质性减排。第二,要运用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及执法监督精准化等手段,尽可能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效率,确保在经济平稳运行和低风险基础上达到比较好的减污降碳成效。”高健说。

  深圳市湖石海洋科技研究院院长胡涛认为,实现协同控制是中国十年大气治理的重要经验,这得益于体制机制的保障。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条明确规定要协同控制。在国际上有些国家意识到要协同,但是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到目前为止只有中国。不仅如此,在政策层面,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日前联合出台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进一步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系统部署。”胡涛进一步指出,从决策科学角度,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的问题,如何多目标相互协同,需要协同控制方法学,例如把多目标变成单目标就是有效手段之一。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表示,要高质量实现碳中和目标,很大程度上依赖技术进步和创新。减污降碳在当下也开始进入到互相加强的阶段。未来,其对经济高质量倒逼和引领作用也会显现出来。因此,要转变观念,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发展和减排之间的深层次问题。

  马军进一步阐释了《报告》中的建议:“我们提出了新阶段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减污降碳的蓝天路线图(2030)。希望借鉴十年治理的成功经验,继续完善监测和信息发布,提升预警应急和健康提示能力。同时,从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两个维度确定并披露污染源,大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通过更加广泛的社会参与,调动市场力量,推动产业、能源、交通、民用等领域的结构调整,促进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标签:蓝天;喇叭口;空气质量;治理;污染物责任编辑:仲瑶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