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省泰顺县作为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森林覆盖率达76.88%,是浙江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县之一。境内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占浙江省动植物种类的50%以上,拥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植物14种。
多年来,泰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保护好生物多样性,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加强濒危物种救济,摸清物种家底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院士专家工作站,系统开展黄腹角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野外监测、基因检测和栖息地改造研究。
通过多年努力,建成1200多平方米的黄腹角雉野生驯养场,成功突破濒危鸟类孵化和育雏技术难关,掌握黄腹角雉等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技术,黄腹角雉野外种群数量由最初的30多只发展到500多只,成为全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种基地和原产地人工繁育基地,获评“2021—2025年中国动物学会濒危动物保育示范基地”。
2020年,泰顺县打破以往只在保护区内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局限,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展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正式迈出了从区域保护向全域保护转变的坚定步伐。
调查团队共采集植物、大型真菌、昆虫、水生生物等标本1.6万余份,并一一建立物种名录和 DNA条形码数据库。发现昆虫新物种——泰顺带扁蜡蝉,发现泰顺植物新记录4属53种,发现一种浙江省鱼类新记录——厚刺光唇鱼,发现大型真菌浙江省新记录3种。
在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最新综合科考中,确认高等植物249科977属2371种,记录脊椎动物34目103科349种、昆虫25目221科1308属2245种,发现植物新种3个(浙江垂头蓟、浙南木樨、黑果石楠),新增保护区动植物新记录439种。
保护自然空间,做强生态产业生态
大搬迁是泰顺山区的特色做法,也是助推农户增收致富、加快生态修复、放大生态优势的重要举措。2018年来,从“一镇带三乡”到“无区域生态移民”再到“生态大搬迁”,泰顺县不断升级搬迁模式、优化扶持政策、统筹改善人与自然关系。浙江“消失”30多年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小灵猫踪迹在泰顺被发现,正是人与自然、人与物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体现。
泰顺县积极打造生物多样性资源产业链,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和优美自然景观,发掘、利用本土特色生物资源,拓展生物多样性产业规模,建立“生物多样性+产业”共赢发展模式。打造了泰顺三杯香、泰顺猕猴桃、泰顺杨梅等一批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16.16亿元,带动约5.5万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约1.8万元。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