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社会发展大事。今年以来,余杭区东湖街道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推进方案与考核奖励办法,形成了街道主推、社区主导、物业主责、居民参与、党员示范引领的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机制。在此基础上,街道禾丰、工农等社区积极探索创新方式,纷纷形成各具特色、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模式。
近日,在禾丰社区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现场推进会。会上,老板党群服务驿站与禾丰社区结对,双方将以“党建+”模式为引领,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上市企业,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推进垃圾分类,希望在党建的引领下,双方可以共同努力做好这项民生工作。”老板党群服务驿站负责人唐根泉说。
“我们将成立党员、居民、巾帼三支志愿者队伍,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禾丰社区党总支书记任雪林告诉记者,“这三支队伍每天早晚都会在禾丰花苑内巡查,引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我们社区大多是回迁安置小区,小区内租房的外来人口较多,此次牵手老板党群服务驿站,我们在人手上得到了补充。”
下一步,双方将建立长效的互帮互助机制,推动社区以及党群驿站内企业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为改善生活环境一起努力。
工农社区按照“1+2+8”的模式(即1名党员+1位“工农大嫂”、1户居民+8户新居民),重新定义垃圾分类网格管理,主动上门指导居民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类的成效。“工农社区属于典型的两户连排安置小区,房屋用途以居民自住和出租经营为主,其中,出租经营占比较大,新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变得十分重要。”工农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剑飞认为,垃圾分类工作要做好,就需要让3062位居民都参与进来,社区才会更美丽。
为了让新居民更快地融入垃圾分类工作氛围,工农社区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做好“认亲帮邻”,用“1+2+8”管理模式上门指导新居民垃圾分类。同时,社区还完善了垃圾分类奖励制度,本地居民按户进行垃圾分类奖励,新居民以8户为一个单位捆绑进行评分和奖励。
“1+2+8”的垃圾分类模式自试运行以来,取得了明显效果。工农社区产生的其他垃圾从每天的6吨降至每天4吨。接下去,社区还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推动垃圾分继续深入开展。
目前,街道56个城市小区已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自今年4月开展集中宣传以来,已累计发放垃圾分类倡议书50000余份,开展集中培训100余场次,居民知晓率达100%,参与率不断提高,实现可回收物减量30吨/天,厨余垃圾减量20吨/天,生活垃圾同比“零”增长。
下一步,街道将继续营造宣传氛围,全面启动垃圾减量工作,严格落实“督查+考核+执法”模式,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