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余姚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发布时间:2019-06-09 10:25:56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陈醉 周文丹 谢敏军

浙江在线6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醉 周文丹 谢敏军)理想的乡村,是什么模样?山花烂漫、草木葱茏,瓜果飘香、欢声笑语,乡风和美、安居乐业……初夏时节,行走在宁波余姚,处处可见这样的怡人风景。

这些美景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乡村治理。近年来,余姚着力以“三治”融合助推乡村治理,深化“道德银行”,构建善治体系,树立时代新风,打造全域化高水平文明之城,取得显著成效。

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必由之路。2018年,余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792元,同比增长8.9%,城乡居民收入比1.69∶1,乡村振兴多方面工作走在全省县(市、区)前列。

乡野生机盎然,干群奋发有为。如今,余姚正在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新征程上,大步向前。

探索“三治”融合 助力治理创新

当下的农村正经历全方位变迁,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地制宜,寻求适用于乡村的治理途径和方法,成为各地干部群众新的期盼。

余姚也不例外。社会治理需要德治,也需要法治和自治。去年以来,余姚以“宁波市三治融合村(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工作为抓手,积极谋划、试点先行,在充分保障村民选举权、协商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上下功夫,强化农村干部群众的民主法治理念,以“三治”融合助推乡村治理新体系建设。

余姚乡村民主法治工作起步早、起点高。在实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20年里,余姚先后创新实施了村民联系卡制度、党内民主示范工程、“阳光村务八步法”等民主法治措施,创建率达97%。

针对乡村治理相关法律需求,余姚注重完善农村法律顾问服务体系,实现全市265个行政村法律顾问全覆盖。这些法律顾问服务村庄发展,指导帮助农村解决涉法事务,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增强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

此外,余姚深化建设“道德讲堂”,推行“道德积分”制度,形成文明崇德良好氛围,有效推动“三治”融合。

结合创建实际,余姚在梁弄镇横坎头村试点“三治”融合,以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创新丰富自治形式,使“村民说事”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小曹娥镇以滨海村创建宁波市“三治”融合村为契机,积极鼓励辖区其他村学习创建经验,实施以自治、法治、德治为主要内容的“三治”工作法,取得显著成效,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如今,村务村事由村民做主,“老娘舅”、法律顾问参与纠纷调解等,已在小曹娥镇蔚然成风。

“道德银行”全覆盖 弘扬时代新风尚

余姚,是一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河姆渡的史前文明、四明山的红色革命文化和以王阳明、黄宗羲等“四先贤”为代表的姚江文化,共同积淀起余姚“文献名邦”的深厚底蕴。随着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气质崇文崇德,余姚现代文明的新坐标也逐渐明晰。

如今在余姚,无形的道德建设已变得可量化、可触摸。2012年6月30日,余姚市“道德银行”首批创业信用贷款发放仪式在临山镇邵家丘村举行。“道德银行”是余姚一项深化农村公民道德建设、推动道德与信贷“联姻”、以道德担保信贷、以信贷反哺道德、支持农民创业致富的工作载体和服务平台。

以德换“金”,农民创业迎来“及时雨”。邵家丘村村民陈建华凭着90多分的“道德积分”,从“道德银行”贷款23万元开办小五金加工点。陈建华原本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后来有了开展小五金加工的想法,“道德银行”为他的第二轮创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他的五金小作坊越办越红火,家庭收入较7年前翻了两番多。这几年,他家的“道德积分”一直保持在90分以上,授信额度也相应提高到30万元。“利息比民间借贷省一半,信贷资格审核只花了一周时间,随用随贷”。

截至今年4月,“道德银行”累计向2.78万余户农户发放贷款23.12亿元。为了不断拓展道德激励形式,在此基础上,余姚还推行“道德绿卡”,在医疗、交通、教育、文化和购物消费等方面,给予好人300余项礼遇关怀,大力弘扬“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时代新风尚。

“道德银行”也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为打造基层文明高地、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注入了强劲道德力量。“道德银行”成立之前,邵家丘村是临山镇出了名的问题村,村级基础设施差,村干部与村民矛盾多,村民之间利益纠纷多,人心涣散。“道德银行”让乡村民风发生变化,村民上访不见了,邻里纠纷消除了,小微企业也蓬勃兴起。近年来,该村村民已累计捐款800多万元支持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类公益活动。

润物细无声,“道德银行”以“德可生财、德可润身”的理念,影响和带动更多人秉持崇德行善的乡风。在“道德银行”正向激励下,截至目前,余姚已评选出“余姚好人”203人,其中68人被评为“宁波好人”,8人获评宁波道德模范,23人入选“浙江好人”,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目前,“道德银行”已经覆盖余姚所有行政村。

高水平“塑形铸魂 打造文明之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就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余姚是文献名邦、文明之城,早在2017年就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宁波首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并先后9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文明创建需要持之以恒,多出“新招”。以“道德银行”建设为抓手,整合创新,高水平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成为余姚深化新时代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

余姚文明实践资源丰富,除了市级党群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等,还有遍布全域的各类志愿服务团队、文化礼堂、道德讲堂和各类宣讲团、技工队。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程中,余姚注重对现有文明实践资源的再整合、再盘活、再落实,通过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等,在市级层面组建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九大平台,构建起党员教育服务进中心、“道德银行”管理进中心等“七进中心”的工作格局,确保资源统筹使用、工作协同运行。

梁弄镇结合“五彩梁弄”文明示范线打造,在镇域内开辟革命烈士纪念馆、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等7个特色宣教基地,并在沿线设立三个志愿者服务小屋。像这样,余姚全市通过阵地整合,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当地特色文化有机融合,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彰显特色的文明实践基地。

在黄家埠镇,经过提升和统一管理,“文明实践特色展馆”“红色通道十六户纪念园”“蒋梦麟故居”等“一馆一廊两基地”,重新免费开放;统筹全镇各村的理论宣教阵地建设,对5个特色家园馆和28个“百姓讲坛”活动点统一挂牌,成为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重要阵地;依托各村文化礼堂建起了村级文明实践站。目前,余姚21个乡镇街道、305个村(社区)依托镇级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全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明实践站,建成率达到100%。

大岚镇阴地龙潭村还通过修缮王氏宗祠、阳明古道等历史文化资源,将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力培育乡风文明有机整合,不断深化乡村振兴内涵,增强乡村振兴动力和活力。目前,余姚已建设14条农村文明示范线、1条城市文明示范线。

治理有力 助推乡村振兴

文明之风悄然浸润着四明大地,治理有效让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革命老区迎来美丽嬗变。2018年,余姚全年接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数782万人次,增长22.9%,乡村旅游营业收入7.5亿元、特色农产品销售突破120亿元。

乡间田野生机盎然,振兴路上的乡村让更多人看到机遇。2018年,“一带一路”中泰生态农业园一期建设基本完成,“希望的田野”·横坎头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式签约,“稻田里民宿”等一批特色精品民宿相继建成开业,四明山省级休闲旅游度假区获批,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明山获“中国气候休闲胜地”称号,梁弄百果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镇旅游精品园区,滨海现代农业园区列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作为横坎头村第一个“吃螃蟹”开农家乐的人,2006年,黄彭勋放弃相对稳定的工作,与家人回村办起了农家乐。彼时,这是梁弄镇第二家农家乐。如今,黄彭勋的农家乐在当地口口相传,打响了品牌,生意也越做越红火。目前,梁弄镇已有大糕经营户80余家、农家乐70余家、民宿20余家。2018年,全镇接待游客143万人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512元,创历史新高。

实干在乡村,农民有奔头。2019年,余姚目标已定: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控制在1.7∶1以内。

 

标签:余姚;乡村;振兴;道德银行;文明责任编辑:陈婷
相关新闻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