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研究表明黑碳气溶胶浓度及来源南北不同

找到“黑色幽灵”踪迹助力大气治理

发布时间:2019-04-24 11:15:35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陈华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孔少飞教授团队,日前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大气化学与物理》杂志,刊发《冬季灰霾期间黑碳气溶胶在华北平原南部和华中地区跨区域传输》的研究成果,揭示冬季重污染期间黑碳气溶胶在跨中国南北区域传输转化过程中浓度、来源和光学性质发生的变化。

  黑碳气溶胶被认为是大气污染的“黑色幽灵”,作为不完全燃烧产生的颗粒态物质,对光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造成增温效应。同时,它的加热效应会抑制边界层的发展,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剧空气污染。我国冬季南北方由于采暖差异,造成黑碳气溶胶的浓度及来源不同,其在南北区域间相互传输影响如何,目前处于科学探索之中。

  据孔少飞教授介绍, 2018年1月大江南空气重污染期间,研究团队通过在红安、漯河、随县、武汉和襄阳5个点位,同步在线观测黑碳气溶胶浓度,采用气团轨迹模拟方法追踪黑碳在空中的运动“踪迹”。观测发现,相较于光照强烈的晴天,在污浊的空气中,黑碳的质量浓度和对太阳光的吸收系数,分别增加了26.4 %~163 %和18.2 %~236 %。

  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黑碳增加所导致的。在污染较重的空气中,南方城市点位生物质燃烧产生的黑碳比例会降低;而北方和郊区点位,生物质燃烧产生的黑碳比例呈上升趋势。孔少飞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发现:在襄阳和武汉,黑碳主要传输方向为从北到南;在红安和随县,黑碳主要传输方向为从南到北。

  据了解,这项研究对于理解黑碳气溶胶在关键传输节点上,尤其是农村和郊区理化和光学性质及在传输过程中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黑碳对区域空气质量影响模拟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标签:黑碳;气溶胶;传输;孔少飞;黑碳气溶胶;光学性质;污染;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大气化学;华北平原;华中地区;环境学院责任编辑:钱华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