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这个季节的南浔区善琏镇姚塘漾湿地公园,别有一番风味。浮岛及种植水生植物点缀下的姚塘漾显得越发灵动,漾边的慢步道、亲水码头和水文化长廊带来了人气。“姚塘漾以前是个杂草丛生的荒岛水塘,如今已经成为了善琏特色小镇的水岸风情带,远近居民都被这里的美景吸引。”善琏镇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我们不断提高治水标准,各区县以环境综合整治、水体生态修复、流域系统治理为重点,打造了一批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河道示范点。”市治水部门有关负责人说,这批示范点涵盖了湖、塘、漾、库,通过“一河一策”治理提升,目前,千条生态河道已创建完成、美丽亮相。
在生态河道创建过程中,各地将该项工作与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深度融合,提高城市品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安吉县梅溪镇荆湾村地处西苕溪下游,借助河道治理契机,荆湾村同步开展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经过一年时间,荆湾村大变样,村庄环境变好了,项目引来了。总投资8600余万元的“溪上桃源”项目,分现代农业展示区、生态滨水康养区、田园乐水体验区,目前项目正在抓紧推进中。
生态河道怎么建?标准来引领。今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的地方标准《水工程生态建设技术规范》正式实施,根据该标准,各地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注重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和水文化的有机统一。先后有南浔区车家兜港、德清县刘家桥港、安吉县浒溪、长兴县合溪新港等17条河道被省水利厅评为“浙江省河道生态建设示范工程”。
长效管护让生态河道持续美丽。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升级河长制、创新河道生态保护机制、完善水域保护机制,全面落实河道长效管理。在四级“河长”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河长辅助体系,配备了河道警长、民间河长和河道志愿者。在全省率先建立“六年清一轮”河道轮疏长效机制,确保河道、湖漾“六年清一遍”。通过成立国有保洁公司、上下联动集中式打捞、无人机航拍结合现场巡查以及保洁监督与资金拨付挂钩等方式方法,创新建立了河道长效保洁机制。
同时,抓住“水的问题根源在岸上”这一关键,建立河湖周边禁养限养制度、渔业绿色生态养殖机制、渔民上岸长效机制、绿色矿山发展机制等,全面提升河道管护水平。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