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节能降耗迈向绿色发展

——嘉兴能源“双控”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8-06-21 07:12:57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徐佩 通讯员 张建伟

  绿色永驻,发展永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今年5月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则将“千年大计”上升为“根本大计”。

  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红船精神的发源地,嘉兴一直坚守“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底线,坚持以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为核心,通过强化目标责任、优化产业结构、挖掘节能潜力、拓展用能空间等系列“组合拳”,不遗余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十二五”以来,嘉兴扎实推进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11年至2015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9.4%,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016年至2017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6.69%。

  源头管控,拧好用能“总开关”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每个地方都有一个能源使用的上限,并不是“想用多少就能用多少”。对于“用能大市”嘉兴来说,做好能源“双控”工作尤显重要。

  为了把有限的能源“用在刀刃”上,我市近年来不断强化新增用能管理,从源头上向“两高一低”(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项目说“不”。

  据了解,2011年以来,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我市持续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力度,严格控制“两高一低”及产能过剩行业项目的准入。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全市共完成市级审查项目183个、涉及总用能180.58万吨标煤,上报省审查项目66个、涉及总用能219.07万吨标煤;2017年,全市共有59个5000吨标煤以上项目通过节能审查。

  区域能评改革,是源头预防的一项创新举措。按照《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改革的通知》要求,我市已在11个产业园区先行推进区域能评改革,按照“严守‘双控’目标、高效服务企业、强化过程监管”的基本原则,以编制区域节能报告、制定区域负面清单、实行行业分类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积极探索既能完成能源“双控”目标任务又能实现节能审查高效审批的新途径。

  对“两高一低”项目拧紧用能“开关”,我市还坚决打破已经存在的“坛坛罐罐”。2011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退散进集”,全力通过产业升级推动结构节能。仅2017年,全市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318家,淘汰落后机器设备17689台套,整治“低散弱”企业16540家,整治“四无”企业(作坊)12513家。

  向优质项目合理打开用能“开关”,是我市推动结构节能的另一维度。2017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42.2亿元,装备制造业产值2240.9亿元,分别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5.3%和25.8%,占比较2011年分别提高了26.6个和4.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622.49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6%,占比较全省平均高出9.5个百分点。

  优化存量,提升GDP“含绿量”

  千方百计控好增量的同时,我市积极优化用能存量,在提升GDP“含绿量”上下了许多功夫。

  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是优化存量的必然选择,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围绕国家“十大节能”重点工程,逐年编制《节能降耗重点项目技术改造计划》,排出的项目节能效果明显、示范作用突出。2011年至2015年,全市列入改造的项目共计1279个,节能量332万吨标煤,项目总投资188亿元。

  为努力营造节能技术改造的良好环境,我市还拿出不少“真金白银”给予扶持。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7年,仅嘉兴市本级,累计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3031万元。在用好、用足上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同时,全市积极抓好地方财政对节能项目的资金补助,2011年至2017年,仅嘉兴市本级,补助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资金达2000多万元。

  清洁生产,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主动作为。2011年以来,围绕嘉兴生态市建设和重点地区污染整治工作,我市将清洁生产作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抓手,以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放的行业为重点,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11年至2015年,全市共开展清洁生产审核913家(次),年节约用水3267万吨,年节约用电7.16亿千瓦时。2016年至2017年,全市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249家,成功创建省级绿色企业5家。

  绿色制造,是提升GDP“含绿量”的全面部署。2017年,我市出台《嘉兴市推进绿色制造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明确实施推进制造业节能降耗、加强能源管理能力建设、实施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及推动绿色制造体系构建五大任务,全力为嘉兴制造注入绿色基因。2016年至2017年,全市安排316个绿色制造重点项目,项目实施后可实现每年节约108.9万吨标煤。

  大力推行绿色制造,龙头企业有所作为,就在2017年初,桐昆集团的“绿色多功能差别化聚酯纤维制造与应用技术集成创新”项目,入选“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名单,并获得27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机制护航,奋力迈向绿色发展

  “用能权也是发展权”。近年来,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天花板”下,嘉兴积极探索“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合力,全力推动节能降耗迈上新台阶。

  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要素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推动引导作用,2013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新增用能有偿使用和减少用能补偿的用能总量指标交易行为,建立了用能总量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实行核定配额使用、新增量有偿申购、超限额差别收费制度。

  截至“十二五”末,嘉兴用能权交易实现了县(市、区)全覆盖,全市共开展用能量交易项目215个,涉及有偿申购金额2016.6万元,涉及新增用能50.7万吨标煤。2016年至2017年,全市再完成用能量交易项目214个,涉及新增用能73.9万吨标煤。

  创新要素配置,我市还创新开展了“亩均论英雄”,以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为依托,发挥“正向激励+反向倒逼”的作用,促进资源要素向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根据企业“成绩单”,实施差别化电价,是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举措之一。“十二五”期间,全市执行差别电价企业共计2247家,其中按限制类加价征收0.1元/千瓦时的企业1728家,按淘汰类加价征收0.3元/千瓦时的企业506家,按其他类别加价征收0.2元/千瓦时的企业13家,共征收差别电价资金5005万元。2016年至2017年,全市共执行差别电价加价企业1723家,征收差别电费9718万元。

  回望“十二五”以来的能源“双控”工作,无论是在节能举措上还是在机制创新上,嘉兴的探索和实践可谓有目共睹。

  不过,市节能办有关负责人坦言,“十三五”期间,嘉兴面临的节能降耗形势日益严峻。比如,用能增量空间极为有限,而新增用能需求高企。

  节能降耗任重道远,市节能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唯有咬紧牙关、奋力前行,才能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就在几天前,市政府印发了《嘉兴市能源“双控”三年攻坚行动(2018—2020年)》,擂响了全市能源“双控”大攻坚的战鼓。

标签:绿色;嘉兴;节能;绿色制造;企业责任编辑:仲瑶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