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宅前塘:我家门前又碧波

发布时间:2018-05-07 09:23:41 来源:绍兴日报 记者 俞颖颖 潘晓林

  新昌县梅渚镇梅渚村宅前塘清波荡漾,鱼儿忽隐忽现。村中的老人和孩子们慢慢汇集到了塘前,开始投喂面包、饭粒等食物。

rb05RBXW5C507b002.jpg

宅前塘和周边民居组成了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在老人和孩子喂完鱼之后,宅前塘的保洁员徐美凤拿着网兜来到了塘边,一边清理水边的零星垃圾,一边查看鸢尾等水生植物的长势。“大家喂完鱼,偶尔会留下垃圾,我就趁着这个时间过来清理一下。”徐美凤说。

  一汪清波成了劣Ⅴ类水

  记者手记

  梅渚村始建于宋朝,是我省首批40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之一,宅前塘就位于梅渚村村口。

  “以前,我们就在塘里挑水喝,塘水清澈见底。”村民黄东琴所住的老台门就在宅前塘的西边。她告诉记者,古时,村民利用洪江砩从澄潭江引水至宅前塘,塘两边建有水渠,引塘水环绕全村,塘中铺设有两个长埠头,村民们都是从埠头上挑水喝。

  “以前,村里规定,宅前塘里只能淘米洗菜,其他洗涤都是在水渠或者其他水塘里。”该村党总支书记黄黎明说。

  上个世纪80年代,梅渚村用上了自来水,村民们不用再从塘里挑水喝,于是宅前塘成了村民们最便利的洗涤场所,生活污水甚至一些工业废水也开始排到这里,加上洪江砩不再发挥作用,宅前塘的水质慢慢变差。

  在宅前塘边开设豆腐作坊的刘大爷记得很清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村民们不再到塘里游泳洗澡,接着连洗衣服的村民们也少了,到了2010年前后,只有少数人会在塘里洗拖把了。

  “2014年,我们曾拿水去检测,结果发现已经是劣Ⅴ类水。”黄黎明说,“真的到了不得不整治的时候了。”

  不管是大江大河的治理还是小微水体的剿劣,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战役取得胜利的关键点之一。

  梅渚村的做法是疏堵并重,让群众主动参与到这场战役中来。

  “堵”,宅前塘的富营养化污染特别严重,水中总磷超标,查下来,洗衣粉是元凶之一。于是,村干部觉得必须禁止村民在塘里洗涤,但在塘里洗涤又是村民们多年的习惯,如果一下子硬性禁止,村民们肯定意见很大,怎么办?“疏”!去年,梅渚村在宅前塘边的一处空地上设置了一个洗涤区,架起了洗衣台板,又接入了清水,方便村民洗涤,洗涤产生的污水则全部纳管处理。

  这样一来,村民们都开始积极配合村里的治水工作,有些村民还成了治水的宣传员,看到租住在村里的外来务工者到塘里洗涤,他们会自发上前劝导。

  整治要疏堵并举

  宅前塘成为游客最爱拍的风景

  宅前塘的整治始于2014年的清淤工程。当时,村里组织人员抽干了塘水,发现因为淤泥的淤积,原先水深2米多的池塘只有1米多深了。之后,梅渚村在水塘的一角安装了一个水车,定时开动,成为村内一景。

  全面“剿劣”战役打响之后,梅渚镇迅速行动起来,排查了全镇26个村的157个小微水体,并拿出了不同的整治方案,宅前塘也在整治之列。

  在镇里的帮助下,梅渚村开始对宅前塘周边的污染源详细摸排,聘请专家实地考察并给出整治意见。投放净水药剂,进行内源消化;全村污水纳管集中处理,减少了污水直排,做到外源截流……

  2017年下半年,为了净化水质、美化环境,梅渚村在宅前塘上用网格固定的形式种上了鸢尾等水生植物。为了有足够活水进入水塘,村里在澄潭江边的提水口增设了一台水泵,24小时不间断提水。又在塘里养了能净化水质的观赏鱼。

  经过一系列的整治,去年,宅前塘的水质达到了Ⅱ类水标准。

  治水之时,梅渚镇实施的古村落保护计划和小城镇整治工程在梅渚村同步进行。如今,村里的老台门、古街、剪纸等都吸引了不少游客,而宅前塘更是成了游客相机中的常客。

标签:村民;游客;水塘;水质;水生植物;汪清;手记;污水;洪江;疏堵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