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严格管理保护水域 守住鄞州区河道红线

发布时间:2018-04-10 09:41:31 来源:鄞州日报

  水域是生态的要素,是水利的基础,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当前,我区水域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占用水域难以补偿现象仍较普遍,水域控制顶层设计不够完善,水域占用执法难度比较大。面对严峻的水域萎缩形势,实施最严格的水域管理与保护迫在眉睫。要增强保护意识,完善政策保护河道红线;注重规划引领,落实措施遏制水域锐减;积极解放思想,探索快速有效补偿机制;落实齐抓共管,坚决打击违法占用现象;加强舆论宣传,提升政府民众保护意识,为我区守住河道红线提供有力保障。

  水域是生态的要素,是水利的基础,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保护水域,守住我区河道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实践,也是“打造品质新鄞州”的现实需要,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迫切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现状情况

  鄞州区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内现有平原河道1195公里,平原水域面积为23.14平方公里,平原总面积383.92平方公里,鄞东南平原水面率5.69%,大嵩滨海平原水面率7.25%。相比2000年调查数据,尽管建成了甬新河和沿山干河两大骨干河道,但鄞东南平原水面率降幅仍较大,从10%锐减至5.69%,打破了鄞州原来“五山四地一分水”的格局。

  水域面积大幅下降,导致河道的蓄水、滞洪能力大大降低,行洪能力明显减弱,城市排涝压力逐年加大,台风期间甚至普通暴雨就出现涝水外排缓慢、长时间积水等现象,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有些区域“逢雨易涝”“久晴易旱”“越治越涝”现象尚有存在。面对严峻的水域萎缩形势,实施最严格的水域管理与保护迫在眉睫。

  存在问题

  占用水域难以补偿现象仍较普遍。据统计,自2009年至2017年,全区占用水域难以补偿的年均面积达6万~8万平方米。一是建设项目占用水域数量大补偿难。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遇到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后,因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受条件限制,拆迁难、空间不足,迫于无奈时常向河道水域要地。例如轨道交通、铁路这类国家重点带状项目,多以占用河道来保障建设顺利推进,加上这类项目享受“免除费用补偿”政策,无法进行功能补偿,迫于压力只解决了眼前的困难,忽略了占用水域的长远影响。二是占补平衡政策落实不够科学。分布各地的支河、岔河及河漕就像身体的“毛细血管”,为提高某个片区土地利用率,将某些河道进行填埋,而在其他地方挖河、挖湖,这样的“占补平衡”并不能真正恢复“毛细血管”的功能,造成局部片区极易发生涝灾,如原江东片区及长丰区块。三是补偿措施落地困难重重。由于土地制约、政策处理等原因,大部分补偿的河道无法实施,全区统筹补偿列入规划的河道建设项目也迟迟无法实施,河道新挖的速度远不及填埋的速度。例如九曲河整治工程(城区段)至今仍有部分河段难以开工,小浃江、后塘河、楝树港泵站配套河道等规划近期建设的河道也难以保障。

  水域控制顶层设计不够完善。一是规划体系不够完善。行政区划调整后,有些区域成为控制盲区,编制覆盖新鄞州全域的、经法定化的水域保护规划显得十分迫切。二是规划立足点尚不够科学。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将原本蜿蜒曲折的河道截弯取直或改道成直角折拐状,甚至直接废弃,既导致行洪不畅,又减少水域面积。三是与上级或其他规划不能有机统一。水系规划在编制过程中考虑了地方实际,相对市级规划有调整但未形成统一意见,有些与土地利用规划也未有机整合,导致规划部分内容只能束之高阁。

  水域占用执法难度比较大。据统计,近几年,我区年均有1万~2万平方米水域因执法难度大而恢复难。一是涉及基础建设项目的水域占用执法难度大。涉及国家重点项目及民生的建设项目,例如轨道交通、铁路、道路、新农村建设、截污纳管、公共场地、景观绿化等,在执法过程中经常面临尴尬境地,恢复水域难度很大。二是河道线长面广执法力量薄弱。尽管实行水政协管员聘用制,但人员远远不足,有些农村河道地处偏远、分散广,对支河、岔河、河漕的今天一簸箕、明天一小车的“蚕食”性填埋监管难度大,待发现后已无从查证。三是农村河道整治项目监管难度大。在镇村实施的小型砌石护岸项目中,有的为顺利推进政策处理而少开挖土方,河道岸线向河道侵食的现象屡禁不止,恢复水域难度很大。

  对策建议

  增强保护意识,完善政策保护河道红线。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增强保护意识。相比土地而言,河道水域面积萎缩的影响是隐性的、滞后的,虽不会立即显现,但对洪涝灾害的影响却是深远而巨大的。要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待河道这条红线要像对待土地红线一样,神圣不可侵犯。各级政府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项目决策上充分协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不向河道水域要土地。二是建立完善的水域保护体系。取消类似轨道交通及新农村建设占用水域免交补偿费的政策,制定更加严格的保护政策;出台《鄞州区水域保护规划》及相关政策,加快推进规划河道的实施与保护等。

  注重规划引领,落实措施遏制水域锐减。一是发挥科学规划引领作用。水域规划要提高前瞻性,既面向现实,又面向未来;增强科学性,遵循水的天然属性;增强权威性,体现规划的严肃性,做到依法审批水域保护规划;增强可实施性,确保规划落地、切实可行。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机制。建设项目指标向内寻求、向上争取,不以占用水域面积来解决自身问题;积极开拓区块内水域补救措施,结合景观等其他功能保障水域不减。三是强化监管评估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加大对占用水域的监督力度,进行绩效评价并建立跟踪问责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水面率纳入生态建设考核指标。

  积极解放思想,探索快速有效补偿机制。一是加强土地保障倾斜。克服重重困难,从政策上向水域补偿和规划河道建设的项目进行支持,保证提升水域面积的用地。二是破解土地制约瓶颈。充分运用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契机,积极落实规划河道建设用地,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在规划许可前提下,探索“水域置换”“水面整合”等方式,积极开展水域补偿建设,快速有效提高水域面积。三是探索创新水域补偿机制。推进河道水域补偿机制,按照“谁占用、谁恢复,谁占用、谁付费”的原则,让产生水域占用并补偿不到位的镇(街道)对相邻镇(街道)给予经济补偿,鼓励镇(街道)开展水域保护补偿试点。

  落实齐抓共管,坚决打击违法占用现象。一是实行齐抓共管。通过强势推进控违拆违,形成全社会思想统一、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营造以打击违法占用水域为荣,以实施、包庇违法占用水域为耻的社会氛围,倡导社会人人都是监督者、人人争当水政协管员的良好态势,对违法侵占水域“零容忍”。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开展水政督查,将水政执法提高到一个政治高度,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边督边改、坚决有力抓好水政督查问题整改,对违法占用水域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一批、教育一片,真正起到震慑效应。三是提升科技水平。引入现代科技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加快全区河道无人机巡飞推进工作,开发微信公众号或APP,实现占用水域违法信息实时上传、实时接收,调动社会力量提升执法工作效率和科技含量。

  加强舆论宣传,提升政府民众保护意识。一是树立保护意识。深化水域保护教育,树立灾害防范意识,创造条件建设水旱灾害警示教育基地,从政府到普通民众,全面树立善待河流、保护水域的观念,像重视土地保护一样重视水域保护,像重视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一样重视水面率。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多角度、全覆盖宣传,持续强化宣传引导和氛围营造,利用“中国水周”集中宣传与常态化宣传相结合,线上与线下宣传相结合,在充分发动媒体宣传的同时,做好社会宣传,抓好典型案例宣传,带动全社会共同落实水域保护,共同监督违法占用水域。三是拓宽宣传渠道。牢固树立大宣传理念,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载体,充分利用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水域保护行动,在全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我区守住河道红线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水域;河道;规划;水域保护;补偿责任编辑:陈秋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