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四川: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动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17-12-15 10:08:5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蒙

  党的十九大不久前胜利闭幕。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千年大计”意义深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对于四川省来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能够实现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是实现四川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基础。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四川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自然地理条件复杂,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周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特殊的生态特征造就了四川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大熊猫数量、栖息地面积均超过全国的70%,被誉为“大熊猫的故乡”。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提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和维护生态功能为主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的要求,并从“划定”和“严守”两个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这为落实四川生态保护红线指明了政策方向。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厅长于会文说:“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是美丽四川的绿色盾牌,我们必须牢树“四个意识”,以“保护生态不计其利、面向未来不计其功”的责任担当,将这一政策落到实处。”

  四川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以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科学评估为基础,结合全省的国家级、省级禁止开发区,其他类型保护地完成边界校核,并强化了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及相关空间规划的协调,在充分征求全省各相关厅局和市(州)意见后,划定了“四轴九核”的生态保护红线空间格局。

  “四轴”指大巴山、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川东南山地以及盆中丘陵区,呈带状分布的4个红线区块。“九核”指若尔盖湿地(黄河源)、雅砻江源、大渡河源以及大雪山、沙鲁里山、岷山、邛崃山、凉山—相岭、锦屏山,以水系、山系为骨架集中成片分布的9个红线区块。

  确立生态保护红线优先地位

  “首先,是确立生态保护红线的优先地位,各级人民政府应全面落实生态保护红线优先地位,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本行政区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相关规划要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空间管控要求,不符合的要及时进行调整。要把生态保护红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等规划,发挥好生态保护红线对于国土空间开发的底线作用。”于会文说。

  目前,四川省委、省政府统筹研究制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重大政策和措施。同时,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负责生态保护红线的日常监管,建立目标责任制,把保护目标、任务和要求层层分解,落到实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负责将生态保护红线落地、勘界定标,制定保护规划,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的政策宣传、日常巡查和管理,结合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设置生态保护红线管护岗位。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四川作为长江经济带沿线上游生态大省,将占国土面积比例30%以上的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山地和盆周山地的生态功能重要区,以及金沙江下游水土流失、川东南石漠化的敏感区。”于会文表示。

  四川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四川省目前有56个重点生态功能县(市、区)享受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资金。今后,省直有关部门将加大对生态保护红线的支持力度,坚持“谁保护、谁受益”,“谁贡献大、谁得益多”,研究建立财政资金补偿和市场化补偿相结合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补偿制度。

  相关部门将根据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类型以及地区财政保障能力等因素,研究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逐步让非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的红线保护工作也享有各方面资金的支持。

  据悉,生态红线保护了四川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约80%的草本湿地和湖泊湿地,60%以上包括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等在内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全省95%以上的物种资源。

  “以极小种群物种的保护为例,之前我们开展过一些保护示范点的尝试,像近两年来开展的对距瓣尾囊草的迁地保护等。但这些工作都是点状的,带有抢救性保护的性质。这次将全省20种关键的极小种群物种栖息地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必将为小物种保护提供更好的保障。”四川省环科院生态所所长谢强表示。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四川将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奋勇争先,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新时代的四川华章。

标签:红线;生态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四川;生态功能;四川省;划定;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绿色发展责任编辑:钱华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