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守护美丽环境,培育美丽经济,创造美好生活,走上“绿富美”的康庄大道

“生态龙泉”让百姓“生态饭”越吃越香

发布时间:2017-12-13 15:16:23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钟根清 潘枫 叶炜婷

  初冬时节,走进龙泉市(石达)石街道秋丰村,只见绿水青山掩映、小桥流水人家,处处是风景,户户是景点。游客来到村里,除了游山玩水,还能住民宿、赏盆景、游园林。

  秋丰村曾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村内的猪粪脏水和生活污水直排,临时简易棚、猪圈、破旧房、残破菜园围栅随处可见,环境“脏、乱、差”成了村里的老大难问题。发展近郊乡村游,带富全村村民,成为村庄发展的出路。从2015年起, 村里积极转产转业,打好“六边三化三美”等城乡环境组合拳,将一个破旧落后的小山村,打造成一个干净、美丽的村庄,民宿产业顺势而生。

  如今,在秋丰村,返乡创业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村里将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一如既往地把民宿经济作为乡村旅游的重点来抓,通过打造美丽环境,发展民宿经济,努力实现风景、文化与旅游的效益叠加。

  绿水青山,成为龙泉农民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秋丰村只是龙泉走“生态路”吃“生态饭”的缩影。近年来,龙泉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以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为工作主线,发挥得天独厚生态优势,做活山水文章,打响“绿色生态”品牌,朝着建设美丽幸福好龙泉的目标铿锵前行。

  绿水青山“底色”越发亮丽

  最近,省环保厅发布的前三季度《浙江省环境质量状况》显示,前三季度,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优的为龙泉。龙泉继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空气质量排名全省第一后,今年依然保持一路领“鲜”全省。

  山是江浙之巅,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水为三江之源,是瓯江、闽江、乌溪江的源头。作为全省“生态高地”的龙泉,境内森林覆盖率84.2%,全域水质均为Ⅲ类及以上,两夺治水“大禹鼎”,空气连续两年领“鲜”全省,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这些不仅是大自然对龙泉的珍贵恩赐,更是龙泉矢志不渝的“生态坚守”。

  龙泉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浙江省生态市。2014年5月,龙泉被省环保厅命名为“浙江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成为丽水各县(市、区)中唯一一个“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16年9月,龙泉市成为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之一。

  当前,龙泉正以最顶格的生态标准、最严格的生态治理、最科学的生态制度为目标,全力以赴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铁腕保障龙泉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为全域打造最美大花园贡献环保力量。

  虽是寒冬,城北乡东书村掩映在群山怀抱中,别有一番悠然情致。村子不大,有223户人家,但密封垃圾桶就配备了30多个,而且每户人家门前都安放了红、绿两色垃圾桶各1个。每天上午7点前,村里的4名清洁员就已经把垃圾桶彻底清理了一遍。

  “垃圾分类不但转变了村民观念,改变了村容村貌和居住条件,还能利用机器把生活垃圾变为有机肥料,实现变废为‘肥’的良性循环。如今,大家都舍不得往外扔一点垃圾,村子更干净,搞起旅游也更红火了。”村党支部书记邱桂炎说起“垃圾革命”一脸自豪。

  放眼整个龙泉,洁净工程如同阵阵春风吹遍整个县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覆盖率达30%,集中有效收集处置率达96%;整治范围内旱厕拆了222座,公厕改建了23座,新建了25座,露天粪缸清理了114处;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07个村, 受益农户33722户……一个个乡村旧貌换新颜,一条条风景线纤尘不染,绿水青山的“底色”正越发亮丽。

  “原来我们村是没资源没项目,随着村庄面貌的改变和村民想发展的决心增强,现在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了。自去年以来,已经争取到各类项目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了!”周村党支部书记叶建东激动地说,“我现在每天接到要来投资的电话特别多,有想来开民宿的、搞水果观光园的,也有想来投资开发亲子游乐园的。”

  “如果没有‘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和‘五水共治’这些重点工作的开展,周村还是和以前一样默默无闻。”叶建东深有感触地说。2015年,周村被列入西街街道环境重点整治村。通过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周村早已告别脏乱差,村内面貌焕然一新。今年以来,该村依托铁皮石斛基地、火龙果观光园等农旅融合基地和鞭篱古道,已接待游客5.08万人次,同比增长82.73%。

  金山银山“钱景”越发广阔

  只要守住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钱景”会越来越广阔。

  龙泉有个“龙泉绿”品牌标识的高山蔬菜,从今年7月开始,借助与萧山的山海协作平台,以“基地+商超”的供应链模式,每天都有3吨左右的高山蔬菜源源不断走进杭州超市和商场。

  高山蔬菜主要来自屏南、龙南等乡镇,种植基地的海拔大多在800米以上,依托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农产品品质上乘,既绿色又健康,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每亩可使农民净增收7000元。

  近年来,龙泉践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有文化、有业态、有亮点的精品村,同时将美丽乡村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更多精品线。

  背依莽莽的绿谷林海,面朝海拔1929米的江浙之巅凤阳山黄茅尖,流淌着八百里瓯江的源头之一,坐卧华东动植物的摇篮,这个有着“避暑胜地”美誉的兰巨乡炉岙村,近年来因“民宿”而名声鹊起,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炉岙村只有30几户100来个人,自2006年村里首家农家乐诞生,到目前登记在册的农家乐(民宿)就有26家,其中2家被评为精品农家乐(民宿),今年以来,还有46人陆续从全国各地返乡开办农家乐(民宿),民宿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00多万元。

  让“山景”带来“钱景”,炉岙火热的民宿经济只是龙泉“美丽经济”的缩影,与其比翼齐飞的是全域旅游的兴起,真正让风景变成了“钱景”。今年前三季度,龙泉共接待游客646.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46.8%,增速位居丽水第一,三次产业结构也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近年来,兰巨乡仙仁村搭乘农旅融合发展快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养生秘诀,购买养生农产品。为此,村里专门成立了仙仁长寿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让村民组团打包开发农旅融合产品。村党支部书记雷后焕激动地说,农旅融合让村民真正尝到了甜头,鼓起了腰包!接下来,村里将努力打造成集休闲、娱乐、养生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目的地。

  而在黄南畈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附近的村民还趁热办起了农家乐民宿,在家门口吃上了“农旅融合饭”,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既美了乡村,又富了百姓。

  美丽环境催生美丽经济,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三美融合”越来越成为了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源泉。据统计,龙泉农民收入从2012年底的9127元增加到2016年底的17497元,翻了近一番,收入增幅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前三季度,龙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61元,同比增长10.1%,农村收入增幅连续三个季度位居丽水第一位,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标签:生态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