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江南水乡如何破解“缺水之忧”

发布时间:2017-12-07 09:15:15 来源:人民政协报 记者 王菡娟 本报记者 王菡娟

  “海定则波宁”,作为一座典型的逐水而居、因水而兴的城市,宁波域内江海互通、三江交汇、河网密布,奔腾的江河治水赋予了四明大地之灵气,但同时也对全市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和安民”。2013年,宁波被列为全国首批4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几年来,宁波围绕水资源、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和水文化,大作水文章,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治水之路。

  水库联网联调破解缺水之忧

  三江交汇、依山傍海、河流众多……从地理位置上看,宁波拥有优越的自然山水本底条件。然而,数据显示,宁波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0立方米,低于浙江全省1800立方米、全国2100立方米的人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

  不仅如此,随着宁波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预计到2020年城市年需水量将达到30亿立方米,而可供开发的水资源却不足26亿立方米,再加上宁波东西部城市用水水质存在差别,城市气候旱涝多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如何优水优用,并在大旱大涝的地区或时间里相互调剂水资源,成了摆在面前的希望与难题。

  即便是江南水乡,也有缺水之忧。

  “当时大家就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能不能将不同地区的优质水源联合调配,切实解决水的问题。”宁波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破解这一难题,宁波水利人决定外引内联,利用东线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和西线钦寸水库引水工程,两线并行,分别把沿途水库串联起来,形成互连互保的原水管网智慧工程。由此,也诞生了一个国内开创性的水利工程———宁波水库群联网联调工程。

  据宁波原水集团董事长王文成介绍,宁波水库群联网联调工程输水线路全长41.32公里,概算总投资约12.69亿元,主要由绍兴新昌钦寸水库经亭下至宁波引水工程、溪下水库引水工程以及东西线岭脚至萧镇段连通工程三个部分组成,可以让让宁波境内12座大中型水库及境外的钦寸水库“心连心”,实现“南水北调”、“西水东送”。

  今年6月,水库群联网联调一期工程输水隧洞全线贯通。隐藏于深山的输水隧洞和沿线的压力管道、泵站一起,构成了富有活力的脉络,将分散于四明大地的水源串联,生成了一座“隐形水库”。

  工程总指挥、宁波原水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董敏说,水库群联网联调工程可构建起“多水源联合调度、多管道联网供水、互为应急保安”的水资源供给体系,为宁波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提供工程基础。

  资料显示,这项举措不仅可以使宁波更从容地调度水资源,每年还可以为城市增加3700万立方米的优质泉水。

  据介绍,这项工程有望在2018年夏季用水高峰来临前全面建成投用,使宁波初步形成以丰补少、安全保障的城市供水新格局。

  “一河四长”助力岸清水美

  在宁波北仑区的小浃江,河道的“父母官”有点多,不仅有区、街道、村三级“河长”,有“河警长”,还有“河段长”、“河面长”。

  北仑区河道管理处处长郑静辉为此解释说,“这是对河湖管理体制的一种创新,我们称之为‘一河四长’。比如‘河段长’由沿河企事业单位、社区负责人担任,对河道分段进行监管;每2公里河道配备1名‘河面长’,聘请河道保洁员担任,全程负责河面污染问题检查并上报。”

  而这种创新也是宁波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特色之一。作为市内唯一入选全国第一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市)区,北仑区在浙江省内率先设立区级河道管理专职机构处——北仑区河道管理处。

  据郑静辉介绍,他所在的机构负责全区涉河事务的综合牵头协调、监督管理等职能。辖区内10个街道都设置了河道管理所,河道管理权限得以下放,并且河道保洁工作纳入了街道年度考核和村规民约。

  资料显示,目前全区河道有河警长181名,河段长109名,河面长354名。

  制度创新的同时,为实现规范化常态管护,北仑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用于河道保洁养护,各街道配套资金450万元。在满足水利功能的同时,小浃江生态河道治理还结合了发展环境、生态、休闲、文化等多元素功能,两岸的绿色植被、修缮一新的健身步道和小广场使河道两岸成为居民晨练散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初冬,北仑区的小浃江,碧波荡漾、垂柳依依,一幅“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江南美景。

  从江面满是网箱、垃圾的黑臭河,变成如今水面清澈、两岸绿化优美的生态河道,河网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小浃江的生态型河道治理工作,也见证了北仑区河湖管护长效机制成效。

  2016年,小浃江整治工程被评为宁波市“十佳生态河道”之一,2017年入围浙江省“最美河道”十强。

  小浃江的蜕变也正是宁波众多河流治理的缩影。

  据介绍,宁波实现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村级共近8000条河道“河长制”全覆盖,配套出台《宁波市河长制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完善“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了黑河、臭河、垃圾河的治理,河道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外婆溪边感受幸福生活

  “300年前外婆溪畔的轻轻一吻,成就了如今滕头村的物华天宝。”宁波奉化区滕头村,这个不到千人的江南小村,却有着全球生态500佳、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等荣誉,但让滕头人说起来,绕村而过的外婆溪才是村子的灵气所在。

  现年65岁的傅央改是外婆溪边土生土长的滕头人,在他的记忆里外婆溪的“前世”是这样的:窄小的河道,助跑一跳就可以跨到对岸;过去河道淤塞、杂草丛生,当地人戏称为“龙须沟”,大雨过后河水便满溢出来,雨一过却又干涸了。

  滕头村人早早就开始保卫自己的“母亲河”。

  据介绍,早在1993年,滕头村就成立了全国最早的村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在那个视引进项目如“上帝”的时代,滕头村却立下了规矩:任何项目,只要有污染,哪怕效益再好,也统统拒绝。就这样,截至目前,有50多个高收益项目被拒之门外。

  浙江省“五水共治”行动开始后,滕头村开始了耗时三年多的大行动,目标是围绕村庄的外婆溪。

  宁波市水利局还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外婆溪整治工程实施河道清淤34640立方米,投入了27500余根松木桩、2750立方米各类砌石、1480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300米长河道两岸污水管网铺设……

  这一组数据记录了外婆溪美丽嬗变,同时也是其岸绿景美的终极秘诀。村前的河流拓宽水域面积,建设了廊桥,廊桥前后又建设和谐广场;村后的外婆溪建设成景观河,两岸种植花草树木,水域面积增加,适合开展摇橹船等水上项目,完工后的外婆溪成了滕头景区的亮点。

  “现在,河道变宽了,河水也清澈了,周围的环境都变好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大提升!”傅央改怎么也想不到,当年在生产队里挑担农作物时日夜守望的那条家乡河,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谈及现在的老年生活,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在河边走走、钓钓鱼,公园广场上还能跳跳广场舞、唱唱越剧,生活太惬意了。”

  萧王庙街道人大主任徐蔚维是外婆溪新上任不久的河长,乡愁二字是外婆溪带给她最初的印象。“我感觉回到了小时候,这种对家乡河的情感回忆能让人自发地去爱护它。我巡河的时候也发现,无论是村民还是游客都能自觉地维护河道的环境,不会把垃圾丢到河里。”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人水和谐、推动宁波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宁波民生水利发展的重要任务。”宁波市水利局相关领导表示。

  良好的水生态,同时也为宁波市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8月10日,宁波市顺利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水净惠民、水美亲民、水韵扬民、水和安民”的水生态建设蓝图正在绘就,宁波已初步实现了“传承三江水韵文明,打造滨海宜居港城”的美好愿景。

标签:水库;宁波;联网;外婆;北仑区;河道;宁波市;滕头;水生态;水资源责任编辑:季建荣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