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月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初春的下姜村,山正青,水正绿,游人如织,一派生机勃勃。
下姜,古名“雅墅峡涧”。意为,山谷峡溪里的风雅村舍。村民们说,昔日村里穷,“雅”在绿水青山的自然风光;今时建成小康村,“雅”在这绿水青山间流淌出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名副其实了。
感受之变,是物质生活之变,亦是精神文化之变。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的基层联系点,下姜村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国农村率先实践的一个生动样本。在这里,不仅村民生活日渐富足,乡土文化同样充满新时代的气息,丰盈而有温度。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是农耕文明的“载体”。新时代下,中国乡村的新乡土文化有着怎样的精神内核?焕发着怎样的新时代气息?重塑着怎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恰是山花烂漫时,我们走进下姜村,探寻乡土风物变迁中的文化脉搏。
山明水秀的下姜村,为农民们重塑了精神家园。图为精彩纷呈的水上表演。
(记者 孙潇娜 杨朝波 汪驰超 摄)
山村多桥。桥是乡间道,也是民心路。代代相传的红色信仰,是下姜村新乡土文化的根和魂,它架起了一座座通向梦想的桥,凝聚起村民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群山环绕间,凤林港蜿蜒,将下姜一分为二。左岸,世代居住着百姓;右岸,历来是开垦田林。过桥,既是村民的生活,也是村庄的希望。
行遍下姜,要走三座桥。第一座,富民桥;第二座,连心桥;第三座,凤栖桥。
三座桥的对岸,可以到达三个地方:毛竹林、民宿群、产业园。在下姜村民看来,三座桥架起的是村庄的三个彼岸、三段精神史:温饱梦、小康梦、振兴梦。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老支书姜银祥说,引领全村人走向这三个彼岸的,靠的就是坚定红色信仰这一共同理想信念,“三座桥就是见证者!”
时针拨回到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下姜,村里开始分田到户。打破大锅饭的发展新思路,沸腾了整个村庄。
“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用老百姓的语言说,就是实事求是地为人民办实事。”姜银祥回忆,造石桥就是改革开放后,让全村人坚定共同信仰的一次集体洗礼。当时,村里的家底只有1000元,村里党员干部带头,全村老少齐上阵,花了两年半时间架起了村里的第一座石头桥。
桥造好后,困扰村里多年的山洪问题解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极大提高,年人均粮食产量首次超过千斤。向往了数百年,下姜人的温饱梦终于实现了。
有了红色信仰,乡村振兴就有了“主心骨”,强了“顶梁柱”,稳了“定盘星”。从经济薄弱村到全面小康村,下姜村沧桑巨变,一次次让村民们感受到红色信仰的力量:
一切为了人民!因为这种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人从来不惧风雨如磐、山高水长。
村民们都记得,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来的时候,颠簸了60多公里的“搓板路”,坐了半小时轮渡,又绕了100多个盘山弯道,方才进了村。
从本世纪初开始,下姜村成为五任省委书记的基层联系点,一任接着一任干。
一切为了人民!因为这种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人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村民们记得,习近平第二次来的时候,听说村民们托他找的专家已经帮助每户农民增收,很是高兴。不久,驻村指导员走进了浙江的3万多个村庄。
村民们记得,习近平第三次来的时候,语重心长地号召下姜村党员干部要做生产发展的带头人,要做新风尚的示范人,要做和谐的引领人,要做群众的贴心人。
代代传承的红色信仰,而今已经成为下姜村新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核。
村内,处处可见正能量。“思源亭”“感恩日”“连心桥”诉说着党和百姓的鱼水之情,诉说着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决心。
村外,每年有数千人次到新农村建设展示馆接受党性锻炼和群众观教育。今天的下姜村已是省市红色教育基地。接下来,这里还将协同周边村庄,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基地。
村道边,我们偶遇70岁村民姜德明,他是村里年纪最大的民宿老板。10多年前,他是种茶大户,习近平来下姜村时,鼓励他加油干。如今,他积极响应村里号召,开民宿搞多产创业。端着水杯,姜德明嗓门洪亮地告诉我们:“总书记说了,‘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要继续加油干啦!”
高扬红色信仰加油干,是总书记的嘱托和号召,也是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红色信仰凝聚的乡村力量,也将引领千千万万个薄弱乡村像下姜村一样掀起振兴大潮。
乡间闻笑。笑是自心底流淌出的开放自信,每一张笑脸,都传递着下姜人的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洋溢着新乡土文化的时代气息。
农村美不美、文明不文明,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指数、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农民脸上的笑容,就是最好的证明。
浙江农民富裕,人均年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省区首位。在经济条件、生活水平极大提升之时,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尤为迫切。
2013年起,从建设乡村精神文化地标入手,浙江率先为农民打造文化礼堂。下姜村以姜氏家规为基本载体,建起文化礼堂,对村民进行全方位的道德礼仪风俗教育。此后,这里逐渐成为村里人的精神家园,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平台。
和众多乡村一样,养猪也带来一些问题,“猪粪满地流、蚊蝇满天飞”一度成为村容村貌的真实写照。
陈规陋习怎么破?
党员率先当“新风尚的示范人”。建沼气池、搬迁猪屋、生活垃圾分类,党员带头做。接着,党员带群众,村务公开栏上,每个季度评“五好家庭”“好婆媳”,红黑两榜同时张贴,村民们自觉了起来。
新风俗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也生成了。余红梅的民宿一年能赚10多万元,在她看来,村民的文明素养是宝贵财富。“在咱村,村民骑电动车从不使劲摁喇叭。”她说。
可不是。采访中,我们遇到淳安县恒邦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公益组织,他们本打算来下姜村做捡拾垃圾的公益活动,可转了一圈发现,村里比县城还干净。
加速推进的公共文化建设,则让下姜村人的乡土文化拥有不断丰富的时代元素。
让村村、乡乡、县县都可以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文化礼堂建成后,下姜村又陆续建好了农家书屋、篮球场、文化长廊,为村民的文化活动提供了新载体,注入了新内容。
村里留守妇女多,闲暇时需要文化活动。2012年,村里首先成立舞蹈队,愿意来的村民都能来跳。去年,村里排演首台大型水上舞台剧,有点舞蹈功底的村民全去参加了。
乡村民宿发展了,返乡的、外乡的人多了起来,文化需求也有了新变化。69岁村民姜品楚说,村民需要老年活动中心;返乡的余红梅说,孩子需要家门口的美育培训;外地游客张明岭说,夜宿下姜需要多些夜文化空间;民宿老板姜光照说,村舍改建精品民宿需要全球设计力量。
“互联网时代,下姜村的蓬勃文化需求,不仅仅是与城市文化建设一样与时俱进,更与全球前沿文化同频共振。”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浩强说。
在下姜村,文化的追赶才刚刚起步。由村委会主任姜排岭领队的下姜村马拉松长跑队正在进行申报注册;24小时书吧“下姜书房”已选址五狼坞脚下,马上就要动工开建;县图书馆与栖舍民宿合作的乡村图书馆,将于近期举办首场名人阅读讲座。
没有现代化的乡村,就不会有现代化的中国。“笑容多起来”,已写入下姜村乡村振兴目标之一。融入时代新元素的现代乡村文化,正让下姜村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也将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乡野探花。下姜多花,它是乡土风物,也是现代生产资料,更是耕读传家的精神符号,连起下姜村新乡土文化的过去和未来、传统和现代。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推动乡村振兴,需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下姜村,丰富的耕读文化传统,一直是这块土地上人们生生不息的精神滋养。根据宗谱记载,北宋年间,姜氏祖先迁入,繁衍至今。留下了姜太公、朱熹、王十朋等人文底蕴。
然而,上世纪以来,祖辈们眼中的雅墅峡涧,在村民们看来却是穷山恶水。山多田少吃不饱,春耕一来洪水跑,是那时下姜人对这片山水的真实感受。
分田到户后,急于摆脱贫困的村民扛着斧头上山了。40多座木炭窑同时开烧,整个村庄烟雾缭绕。短短几年间,6000多亩林子不见了,群山成了“瘌痢头”。
“要给青山留个帽。” 2003年,习近平来到下姜村,看到村庄周边一些光秃秃的山头,他语重心长地对党员干部说。
也正是这一年,在习近平的推动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全省展开,生态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共同推崇的价值观念。
如今,下姜村的绿水青山又回来了。从前的砍柴道,已成探花道。行走在五狼坞生态峡谷,四野绿植葱葱,村民姜德华带我们认识他童年见过的繁花,兰花、百合、野樱花、桃花、野菊花。既是寻找童年记忆,也是确认未来方向——今年,他辞掉工厂工作,回乡守住这片山林,进行根雕创作。
留住了绿水青山,留住的不仅仅是绿水青山。“还留住了下姜村的乡愁和优秀传统文化。”姜浩强认为。
耕读传家久。“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历来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
打开下姜村的《姜氏宗谱》,翻开第2本第50页,赫然写着这条传了800多年的48字祖训:“敬祖宗,孝父母,友兄弟,教子孙,睦家族……”
祖训里的风雅再次写入新时代的村规民约里。“孝父母”多了“最低生活保障”的现代标准,形成了全村人孝敬父母的好风尚;因为无偷无盗,村民至今都能夜不闭户。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再学习,也加深了村民们对文化传承的自觉。2003年,我省实施“八八战略”,作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留住非遗文化是题中之义。下姜村世代出手艺人,通过排摸,村里争取到与县有关部门的合作,扶持手工艺人创作。
在打铁铺,我们见到了打铁艺人江建立。他说,现在他相信了农具也是有文化的、有生命力的。他拿过一把菜刀,指给我们看:“机器生产的刀,刀刃一条线,好收纳;手工打的刀,刀刃两头弯,切菜省力。老祖宗的手艺里有力学的智慧呢。”
看花不是花,树根新变化,农具有文化。下姜村民把农耕文化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同样是那株野樱花。它是世代下姜人的童年山趣,但村民姜国炳在参加全省民宿业培训后,上山采来野樱花朵撒在客房床铺,房间顿时有了雅趣,这一做法马上在全村民宿流行起来。
同样是那亩栀子花。10多年前,村民们把它当中药材种植,如今村民们打算让栀子花香为下姜村带来更多的新观赏价值。
之江大地,绿水青山。千年前,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在这片土地上创作了无数山水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新意境。步入新时代,在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征程中,和下姜村一样,广大浙江乡村在收获“金山银山”的同时,开始回望脚下这片土地生长出来的文明诗意,书写出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