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区聚焦学校、商圈、小区、公共机构、农贸市场等各场 景,探索源头分类、源头减量,强化示范打造,不断激发基层实践的主动性、创造性,不同场景“齐推进”的源头分类新模式初具雏形,形成了一套典型性、可复制性经验。
育文化,抓习惯,创校园、农贸市场易腐垃圾源头减量之新
黄岩区各中小学厚植校园勤俭节约文化,聚焦学生习惯养 成,创新量化评比、智慧食堂等方式,从源头减少食物产生与浪费,实现学校餐厨垃圾平均减量 50%以上。
推出线上智慧点餐。黄岩东浦中学食堂根据学生口味推出 ABCD 四种套餐,通过线上“智慧食堂”平台推送套餐信息,家长提前点餐,食堂精准采购、定量生产,避免大量的浪费。
开展线下称重评比。黄岩城关中学以班为单位在食堂就餐区设置易腐垃圾投放专桶,每个投放专桶设置 1 名学生劝导 员,每个集中点位设置 1 名老师督导员,引导学生正确、有序投放。每两周依据各班易腐垃圾称重结果进行年级段评比,给予累计产生量低于 30 公斤的班级水果、蛋挞等奖励。
实现现场就地处置。黄岩中心菜市场、黄岩区政府机关食堂配备易腐垃圾就地减量设备,采用物理降减技术大大减少易腐垃圾的体积及重量。 经减量化处理后,易腐垃圾日均产量从 3 吨降至 1 吨。将油水分离后的油脂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末端产生的有机肥原料可用于花卉种植等,实现易腐垃圾日产日清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搭平台,塑体系,创回收物体系打造之新
“积分模式”激励居民源头减量。创新打造食品街“拉风吧”,以便利店形式辐射周围5个小区约6500名居民,功能涵盖居民垃圾分类积分增值兑换、便民维修、多媒体宣教活动等。2022年,已兑换出积分26600人次,举办宣教活动45场,周边的桔海苑小区分类准确率达92%以上。
开展可回收物站点打造及兑换活动。在各小区布点可回收物站点,配备智能可回收设备,积极举办小区、校园的可回收 物兑换活动,打通居民可回收物兑换渠道。目前,各小区共设置兑换机100台、智能四分类可回收设备36组、衣物回收箱130台, 共开展校园可回收物兑换活动57场,小区可回收物兑换活动535场,共兑换可回收物2.93吨。
“商圈模式”撬起源头减量杠杆。整合快递公司、代存驿站、金融机构,优化服务体系,提供称重回收、快递代存、现 场拆包等各项服务功能,并建立可回收物线上积分交易系统,全面承载黄岩垃圾分类线上运维能力资质,主打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废旧家电预约上门回收,实现商圈内线上下单,20分钟到店的高效率回收。
强基建,广宣传,创居民有害垃圾自主分类之新
为进一步加强有害垃圾全过程管理,按照“源头分类,规范收集,统一存放,专业处置”的原则构建全过程分类管理体系。2022年,有害垃圾收运暂存170余吨,主要暂存废旧电池、过期药品(含包装)、废旧灯管。
一方面,除害日“以红换绿”掀热潮。把每月第二周周五设 立为黄岩垃圾分类“除害日”,周期性开展有害垃圾除害日“红换绿”专题活动,活动对象收集办公室里的硒鼓、家里单独收集的灭蚊剂、过期的染发剂,现场兑换多肉植物。活动开展以来,已在黄岩区行政服务中心、新前街道办事处、北城街道办事处等机关单位,嘉盛社区、桔源社区、县前社区等社区,桔海苑、锦都家园、滨江丽园等50多个小区开展收集活动,共宣传12000户,累计收集有害垃圾600公斤。
另一方面,“有害垃圾暂存点”广铺开。一是公共机构和居住小区设置有害垃圾智能回收箱,目前在小区共配备 111 台,并配置相应数量的有害垃圾收集容器;二是在公共机构设置有害垃圾集中存放点,明确有害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分别存放过期药品、纽扣电池、日光灯管、打印机墨盒;三是各镇街改造或新建1个有害垃圾专门存储场所,并配置有害垃圾专用运输车辆。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