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区紧盯垃圾分类工作各环节,以全域垃圾分类“撤桶并点、两定四分”模式为具体抓手,精准绘制全域推进、全息监管、全网融合三张图,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提质增效,连续两年获评浙江省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优秀单位。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垃圾分类亭1192个,运行1185个,建设量和运行数均为全市第一,物业小区、无物业小区100%实施“撤桶并点”,易腐垃圾100%分类收运,创建4个省级垃圾分类示范片区、57个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
高站位、聚合力,绘制“全域推进图”
明确“全盘考虑、全域推行、全面覆盖”工作目标,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作进度,系统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同时,整合垃圾处理设备资源,及时更新易腐垃圾运转车辆建成投运大型垃圾分拣中心,提高建筑、装修、园林等垃圾处置能力。目前,共改造现有垃圾运输车127辆,购置85辆垃圾分类清运车辆,智慧垃圾分类亭内垃圾运离耗时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垃圾日处理量达600吨以上。
建平台、严执法,绘制“全息监管图”
建设垃圾分类数字化监管平台,汇总垃圾分类亭监控和数据信息,通过智能抓拍分类不准、误时投放、乱扔垃圾等行为实时监控取证,形成证据链。建立协同作战机制,加强“城管+村社+物业”三方联动,从外卖单、快递单溯源垃圾乱扔违法行为,每日汇总上报垃圾分类证据移交表,曝光居民不分类、乱投放被处罚的行为。同时,依托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压实执法中队责任,各执法中队开展办案比拼。2022年以来,共办理垃圾分类相关执法案件案件数量1833起,罚款金额158245元,均居全市第一。
通全链、融两网,绘制“全网融合图”
以“投收运处”全链省时、节能、降耗为目标,集成分析智慧垃圾分类亭点位分布情况,形成最优运输路线,并实施垃圾中转站新改建工程,促进“分类亭—运输车—中转站—处理厂”等环节高效整合衔接。目前,共新改建垃圾中转站8座,设置易腐垃圾收运线路49条,非物业小区其他垃圾收运线路42条,厨余垃圾日运输量80吨/天,其他垃圾日运输量725吨/天。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