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一地事发不要怕 区域流域来帮忙

浙江构建应急联防联控机制

发布时间: 2023-07-11 10:37:20 来源: 中国环境报电子报 虞琼霄 陈騉 王雯

  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区域流域协同响应工作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域构建突发环境事件“一地事发,区域、流域协同响应”工作机制,以联防联控 “一盘棋”构筑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突发环境事件影响范围广、社会危害大、处置难度高,经常造成跨县、跨市、跨省的影响,一直是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地事发后,需要区域、流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开展应对处置工作。“这一工作机制能够进一步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协同应急响应能力和应急力量调度,实现区域、流域合作和资源共享,快速补齐事发地应急短板弱项,协同联动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护航重大活动、维护社会稳定。”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应急监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根据《通知》,浙江将全面全域建成“指挥高效、响应快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事件联处”的突发环境事件“一地事发,区域、流域协同响应”工作机制,集中力量因事因时因势科学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避免事态扩大、事件升级,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通知》对突发环境事件中协同响应层级、工作任务、职责分工和具体环节进行了明确。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发展态势和区域、流域协同响应范围,《通知》将协同响应划分为市域、跨市区域(流域)和省域3个层级,指定了相应的指挥机构,并将每个层级的协同响应任务分为协同备勤、协同支援和协同处突3种情形,科学精准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影响范围,《通知》明晰突发环境事件事发地、受影响地、协同响应地生态环境部门职责,积极发挥“1+1>2”的集成叠加效应,共护生态环境安全。

  同时,聚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全过程,根据不同层级的响应任务,《通知》细化明确了信息通报、协同备勤、联合监测、协同处置、事故调查、复盘总结等各环节具体工作,将事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下一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将强化统筹协调,充分应用数字应急改革成果,加强“浙环应急”数字应用场景在信息共享、资源调度、应急处置、复盘总结等协同响应中的应用,提高协同响应工作机制运行效率,并对各地协同响应机制不健全、启动不及时、信息通报滞后、协同响应迟缓、配合程度差、不开展复盘总结提升等影响协同响应的现象,持续加大督查通报晾晒力度,纳入省市目标责任制等各类考核,推动《通知》贯彻落实到位。

标签: 责任编辑: 毕真
相关新闻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