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好生态引来鸳鸯越冬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现身南湖区水域

发布时间: 2023-01-10 09:03:35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张佳丽 通讯员 陈春逸 刘洪盛

  “这里有鸳鸯!”近日,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南湖分局牵头组织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在南湖区凤桥镇沈家浜附近水域发现一只野生鸳鸯在水面上游来游去,时而嬉戏玩水、时而潜入水底、时而贴水飞翔,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呈现在眼前。

  原来,当天,南湖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正在对南湖区冬季越冬期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发现有鸳鸯正在嬉水。这是此次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延续调查观测工作开展以来,首次在南湖区发现鸳鸯。这也意味着当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据介绍,鸳鸯属雁形目鸭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同时也是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鸳鸯多在中国东北北部、内蒙古繁殖,冬季会到东南各省越冬,此次观察到的鸳鸯应该是跟着寒潮大风来南湖区越冬的。”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南湖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2年12月23日至25日,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分两组开展了为期3天的南湖区冬季越冬期鸟类多样性调查,调查技术人员根据南湖区自然条件、生境类型、海拔、历史资料、文献记录点位以及道路的可通达性等因素,共布设20条鸟类调查样线。

  此次调查共计发现南湖区鸟类10目28科39属50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为红隼和鸳鸯;浙江省重点保护鸟类6种,分别为棕背伯劳、牛头伯劳、斑嘴鸭、绿翅鸭、绿头鸭和鸳鸯。

  截至目前,南湖区共计发现鸟类13目38科69属101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分别为白尾鹞、赤腹鹰等;浙江省重点保护鸟类12种,分别为棕背伯劳、红尾伯劳、牛头伯劳等;参照《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近危(NT)物种5种,为鸳鸯、小杓鹬等。

  2022年,南湖区启动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这也是南湖区自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以来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类别最全面的一次调查,旨在进一步摸清南湖区的生物家底,进而对南湖区生物多样性形成较完善、准确的认识。

  接下来,南湖区将对鱼类开展冬季调查,为全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和依据,全面提升南湖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与监管能力。

标签: 南湖区;鸳鸯;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嘉兴市 责任编辑: 仲瑶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