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武义县白洋街道的一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上,工人正在给矿山山体修复点“织网”护坡,喷播草种灌浆。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宕面边坡的整治修复,可以消除岩体裸露、浮石滚落的安全隐患,又能防止水土流失。目前该项目已被用于天然气存储站建设。
武义是萤石之乡,矿产资源丰富。由于过去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矿产开采失度,引发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等一系列危及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问题,留下巨大的“生态包袱”。
近年来,武义在统筹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进程中,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景则景”的原则,从治理、修复、复垦、复绿等方面入手,因地制宜解决因采矿带来的土地荒芜、山体崩塌、环境破坏等问题,让曾经裸露的山体重新披上了绿装。
整治进程中,武义根据不同情况分类治理,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改善了周边村民的生活环境。截至目前,武义已综合整治7个废弃矿山,宕底利用面积达325亩,宕面达127亩,投入费用达2465.8万元。
白洋街道沈宅村青锋等另外4个废弃矿山,以及茭道镇罗山村王路头、上茭道村汤村岭采石场宕底均采用建设用地复垦复绿形式修复,规划产生新增耕地面积58亩。按照调剂指标160万元每亩计算,预计可得指标收益9280万元。
下一步,武义将把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与土地开发、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矿山生态修复、产业空间重构等路径的优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