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位于长兴县的天能锂电智能化工厂全自动生产线上,一台台焊接机器人挥舞“手臂”,对电池模块进行精准焊接,不时发出耀眼火花。
车间玻璃墙外,一场座谈会也在火热进行。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和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专家、当地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与党的二十大代表,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终端电器制造部党支部委员、生产运营副经理赵红霞连线,热议报告,共话绿色转型发展。
殷殷嘱托指引新路
“激动、自豪、振奋!”张天任最先发言,“听完二十大报告,我们对未来的信心更足了,也深感责任重大。”
他动情地回忆起2004年6月2日,习近平同志来天能考察时的情景。“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型升级这条路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殷殷嘱托,犹在耳畔。这些年来,天能通过发展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工艺,不断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型,从一家山坳里的村办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新能源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无疑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又一机遇。”张天任说,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天能将依托产业链优势,做强做优供应链平台、智能制造和产融产城等新业态新模式,全力开拓新能源产业的“蓝海”。
“我所在的车间,也是转型先锋。”人在北京的赵红霞代表加入了讨论。
在她发来的车间视频中,机械臂和AGV小车每1.2秒即可生产出一个完整的断路器,效率“杠杠的”;大数据平台全流程自动监测污染物排放,厂区各处安上了节能设备,全方位推行绿色低碳生产。
“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为我们浙企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赵红霞代表说,同样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天能和正泰都要身先士卒,进一步探索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之路。
一年接着一年改
“‘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报告里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当年亲历蓄电池行业整治的时光。”发言的是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监事会监事长姚令春,他曾任长兴县发展计划与经济委员会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
长兴的蓄电池产业曾经历过一段蓬勃发展的时期,到2004年全县共有175家企业。“虽然数量多,但发展的步子很慢。”姚令春说,当时整个行业环境差、污染重、效率低,转型迫在眉睫。
“关、停、并、转”,一场“壮士断腕”的整治提升行动随即展开。如今,长兴蓄电池企业已减少到16家,产值却增长了十余倍。通过建链补链,以蓄电池为核心的长兴新能源产业产值已达千亿量级。
“一年接着一年改,一行接着一行转。”长兴县委党校科研室主任于佳秋接过姚令春的话茬,分享了纺织行业的新变化。
夹浦镇的莱美科技,是我省首个纺织印染数字化智能工厂。工人只需按下按钮,就能完成化料、稀释、搅拌等繁复的工序。智能化设备加上云端大数据分析,让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5%,运营成本降低22%,综合能源利用率提高15%。
于佳秋说,长兴每年新确定1至2个细分行业,开展为期3年左右的改造提升,引导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
在压茬式的整治提升中,越来越多的传统细分行业被植入绿色、智能元素,重新焕发生机。2021年,该县现代纺织和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两大主要传统产业产值达603.7亿元,比上年增长8.4%。
绿色发展有了清晰路径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长兴县经信局行业管理科科长冯金武与大家分享自己印象最深的报告金句,还带来了一组数据:今年1至8月,长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0.6亿元,占湖州总量四分之一;增速12.4%,排第一。
“工业经济向绿向新发展,高新产业‘龙头’项目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他举例说,在吉利长兴生产基地“未来工厂”,每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新车,大量高新技术的运用实现产能大提升、能耗大下降。
眼下,长兴正紧扣绿色低碳发展方向,打造以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标志性产业链为首的“1+4”新兴产业体系。随着吉利产能的进一步释放,预计今年该标志性产业链产值将突破260亿元。
如何持续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陈光炬认为,报告已划出了清晰路径。“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这对我们乡村发展也有很大启示。”座谈会上,还有两位来自乡村的代表。
“青山连绵、涧溪叮咚,小别墅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水青山中。”来自天能集团发源地——煤山镇新川村的村干部张璐娓娓道来,细细描绘山村新貌。因无序发展耐火产业,曾经的新川村粉尘漫天、污水乱排,天空总是灰蒙蒙的。
为努力找回绿水青山,新川村下定决心,关停了污染企业,并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现了村庄蝶变。
环境美了,游客多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乡村,发展新业态。“我们对闲置的电厂灰库进行改造,引来了乡贤投资者的目光。”画溪街道新庄村党支部书记邱建强跟着讲起“灰库变身露营地”的故事,“国庆假期,营地一天就能卖出咖啡400多杯。”
“看,无论在哪里,只要守‘绿’创新,一定能开拓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大家越聊越酣,车间暖意融融。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