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新昌县七星街道杨梅山村杨梅基地的2800亩杨梅快熟了。近年来,当地通过垃圾分类收集易腐垃圾,并经机械微生物发酵处理后,利用阳光堆肥,将垃圾转化为绿色有机肥料。在杨梅树茁壮成长的同时,乡村面貌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去年5月1日,《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行。一年来,绍兴市积极构建分类“投、收、运、处”及源头减量五大体系,强化数字赋能,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探索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创新举措,持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为了更好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落地生根,上虞区东关街道凌江村以“绿币”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与此同时,“智能化”改造也让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更加精准。柯桥区杨汛桥街道竹园童村在全省首创智能垃圾分类,每天早晚,垃圾分类收集员都会驾驶装有智能感应秤的垃圾收集车,忙碌地穿梭在村民房前屋后,对每家每户的垃圾自动识别、自动称重。而废纸、废金属等可回收物全面回收,实现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如今,凌江村、竹园童村“颜值”提高了,村庄环境变美了,展现出一幅清丽秀美的乡村图景。这样的场景,在全市各地乡村遍地开花,许多乡村走上了一条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在城市小区,垃圾分类更具科技范儿。今年以来,越城区已有100个小区换上了定时定点智能化环保小屋,成为垃圾分类数字化治理试点小区。
《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年来,绍兴市不断强化垃圾分类数字赋能,开创垃圾分类数字化治理新模式。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绍兴市已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综合管理平台,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动态化、可追溯的分类监管体系。去年初以来,我市已在全市1011个小区、213条商业街推广“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模式;在全市103个镇街开展市级“达标镇街”创建工作,在全市开展高标准小区、示范机关、示范片区创建,通过示范带动、创建推动,进一步强化投放管理。目前绍兴已累计创建省级示范小区224个、示范片区14个,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9.69%;资源化利用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回收利用率达60.44%;生活垃圾增长率为-4.97%。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