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嘉兴一学生发现地图有缺漏 牵出一桩大案

涉案非法经营额约1000万元

发布时间:2022-02-18 10:30:58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 魏洁萍 王晓佳

  自2016年3月开始,王某等七人非法生产、发行大量假地图。2020年9月,嘉兴海盐一小学生发现,地图中浙江省的部分区域有缺漏。经反映,公安部门立案调查。2月14日,由海盐县检察院办理的该案在嘉兴市南湖区法院一审开庭审理。据了解,此案为中宣部版权局、最高检等六部门联合督办的“10·12”特大生产、销售“假地图”案。

  据了解,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经营文化公司的王某利用自己在地图行业的人脉关系,通过他人获取了福建省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图及中国交通地图等32款地图印刷文件。之后,王某找来没有印刷资质,但却有印刷机器的戚某,以及开覆膜厂的何某等人进行非法生产。

  另外,王某在明知戚某公司无印刷资质的情况下,以其他印刷公司的资质获取武汉大学出版社开具的委托印刷单,印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等4款武汉大学出版社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地图。而且,为了多赚钱,王某、戚某印制的数量大大超出了委托印刷的数量。

  经查,涉案36款地图被非法复制发行近1000万张,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往全国各地,非法经营数额约1000万元。此外,何某等人还在未获得迪士尼等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非法印制并销售品牌拼图,非法经营数额达人民币150余万元。

  非法生产的大量“假地图”就这样悄悄流入市场,直到2020年9月,一名小学生发现嘉绍大桥北侧围垦区没有出现在浙江省地图中,地图的“玄机”才被发现。这名学生的家长向海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反映后,该局立即将线索反映给公安机关。同年10月12日,海盐县公安局立案展开调查,并沿着销售非法地图的某电商平台商家这条线,顺藤摸瓜发现了一条以王某为首的非法地图产销链条。

  随后,海盐县检察院成立专案组,主动提前介入,在阅卷核查在案证据的基础上,围绕查明著作权归属、调取出版社证明材料以及相关委托印刷手续等提出侦查取证意见,引导侦查机关开展证据补证工作,进一步完善证据锁链。

  因案件时间跨度长,纸质地图销售又呈线上线下多元渠道,为准确界定非法复制发行的纸质地图数量、非法经营数额,海盐县检察院启动自行补充侦查程序,依托手机勘验软件、被扣押的账本等证据材料,结合犯罪嫌疑人微信聊天记录,主动深挖约500万张非法地图的遗漏事实,非法经营数额追加了近500万元。

  庭审中,各被告人均当庭表示悔罪服判,案件将择期宣判。

标签:地图;非法经营数额;海盐县;非法生产;印刷;非法;纸质地图;资质;浙江省;印制责任编辑:钱华良
相关新闻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