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红糖生产企业无环评审批、无排污许可证的窘境,市生态环境局义乌分局日前结合生态环境部试点的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改革,创新实施同类项目全域“打捆”审批,将义乌全市46家红糖生产企业“打捆”办理环评审批,同时申领排污许可证,从而实现审批时间再缩短,环评费用再压缩。据悉,这是自“排污许可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机衔接改革”以来,义乌首个试水并成功采用全域同类企业“打捆”形式通过行政许可审批的事项。
排污许可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前,企业办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自行到生态环境部门查询资料、办理手续,如今可通过智慧准入平台查询项目准入情况,并直接链接至环评与排污许可联办系统,通过系统直接办理环评与排污许可。在传统的环评模式中,46个项目要编制46个报告和46本排污许可证,现在只需编制3个报告和46本排污许可证,费用也从原先的单家企业1.5万元节省至3000元左右。
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是生态环境部门的两项行政许可事项。今年6月,义乌被列入生态环境部排污许可制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机衔接改革试点,率先从构建智慧准入平台、创新环评与排污联办系统、完善非重大变动流程、小微企业“打捆”环评审批等方面进行探索,衔接改革初见成效。
前期,义乌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智慧准入平台,集成生态环境领域内的图集,强化“三线一单”(注:生态保护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区域环评、饮用水源、畜禽养殖禁养区、声环境功能区划等图集成果的应用,将生态环境领域内的图集与义乌市电子地图集成,审批、执法和中介机构可实时查询5个环保准入信息“一键比对”,核对流程从5次变为1次,人工审核工作量降低80%,群众一次登录即可核对所有准入信息。
上半年,义乌构建的智慧准入平台,强化“三线一单”数字化应用,打造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改革样板,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市在全国“三线一单”专题研讨班上作典型发言,并被生态环境部收入全国“三线一单”落地应用案例。
为进一步精简整合环评和排污许可内容,减轻企业负担,义乌委托省环科院开展环评报告表(污染类)和排污许可证格式融合研究,探索塑料制品和印刷行业同类建设项目模块化环评,创新环评和排污许可标准化模板,开发系统平台在线填报环评和排污许可。上月初,在线填报环评和排污许可系统投入试运行,真正实现申请一次审批即可拿到两项许可,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
接下来,义乌将继续深化衔接改革,完善环评与排污联办系统,促进环评与排污许可有机融合,建立环境信访问题发现机制,构建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载体的污染源“一证式”智慧监管模式,打造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改革样板。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