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监测技术人员对新安江街口断面水质开展联合监测。
精准研判 有效施策
2012年,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流域正式拉开帷幕。试点启动以来,皖浙两省共同发力,新安江已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安徽省黄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科学监测、精准研判,为新安江生态补偿和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撑。
科学规范做好联合监测
新安江生态补偿选取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4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由黄山市、杭州市两地监测技术人员按照时间共商、共同取样、各自分析、数据互换、结果共报的方式,对两省跨界街口断面每月开展1次联合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计算补偿指数P值,作为补偿考核的重要依据。
为扎实深入做好生态补偿联合监测工作,两地监测技术人员密切沟通联系,每年至少开展两次监测技术交流培训,定期对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及水质情况进行交流研讨,共同研究制定了《新安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联合监测作业指导书》,对样品采集和4项监测指标的分析方法、前处理程序、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数据修约等事项一一进行明确,不断提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两地监测人员坚持在汛期等特殊时段,对联合监测样品进行同时同步、同实验室、同仪器试剂的分析测试,并在采样当天完成样品分析测试、数据审核及交换。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自2019年8月起,两地将联合监测频次由每月1次增加为每月中旬、下旬各1次,9年来双方共计开展联合监测125次。
监测结果显示,试点启动以来,新安江上游水质为优并稳定向好,跨省界街口断面水质稳定保持河流型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连年达到补偿要求。千岛湖湖体水质实现与上游来水同步改善,营养状态指数逐步下降。
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全覆盖
2019年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指数P值波动后,黄山市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快速行动,先后制定印发了《新安江流域水质预警监测方案》《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断面P值达标控制方案》,加密布设监测点位,增加监测频次,并注重对监测结果的运用。发现数据异常,立即通知相关区县开展排查溯源,充分发挥预警监测发现问题、找准症结的先导作用;同时,以街口断面水质P值小于等于1为底线,将P值控制性目标逐月、逐断面分解到各区县和主要干支流及重点水域,旬调度、月考核,定期通报,实现从源头—重点水域—出境水质的倒逼管理。
全面规范的监测、科学精准的研判,推动了新安江流域水质快速改善及持续保优,2019年新安江生态补偿联合监测P值0.911,圆满完成年度补偿考核目标任务。
近期,由黄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承建的新安江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及数据管理平台项目全面投入运行,助推生态环境治理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目前,新安江流域黄山市境内已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点42座,其中,国家级水站5座、省级水站1座、市级水站36座,基本实现辖区内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全覆盖。
据悉,项目同步建设了集全市地表水、环境空气等各类环境要素及污染源信息于一体的全市首个环境综合管理平台,可全方位展示和监控全市环境质量及污染源排污情况,一旦出现环境质量数据异常,将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并运用数据综合处理系统,通过关联附近污染源排放情况,初步锁定污染物来源和分布,为精准治污提供及时、便捷、准确的技术支撑。
推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为进一步推广完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效,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政策的激励约束作用,2019年,黄山市按照“谁超标、谁赔付,谁保护、谁受益”原则,在全市启动区县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工作。印发《黄山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考核办法》,在出省市断面、区县交界及重点水域等设置30个补偿考核断面,对标街口断面P值监测及考核方式进行补偿考核,根据每个断面的水质情况,分别设定水质考核目标,实现科学精细管控。补偿考核实行“双向补偿”,对水质持续保优和稳定改善的断面奖励生态补偿资金,对水质下降的断面收缴污染赔付金。
2019年以来,全市累计拨付生态补偿资金3270万元,收缴污染赔付金780万元。通过责任倒逼、奖惩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压紧压实了区县政府对辖区内水质的监管职责。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