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水市云和梯田景区的日出云海、七星墩点位,都设有气象监测站点,对点位的温度、湿度、雨量、风向风速等要素进行实时监测。“我们通过多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云海出现的气候阈值,结合智能网格预报,测算出云海出现的概率指数,目前云海预报准确率约为70%。”云和县气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云和不仅开发“云海概率指数”预报,还在国内大陆率先发布“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康养指数”,让游客通过“云和天气”官方微信、景区游客中心的大屏幕等即可实时了解气象情况,提前安排行程,为观云看海、健康养生、民宿引流提供科学指南,并为当地景区、民宿开发更多沉浸式气候产品数据支撑。
通过设计主题气象旅游资源游览线路、发布观赏指数等,丽水逐渐将气候资源变成了气象产品,成为探索气象、气候资源的开放利用,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倍增的生动实践。
2019年丽水市气象局开展的气象景观资源普查结果显示,丽水具备3个大类14个亚类71个子类气候资源,涉及全市气象景观11740处。“丽水气象景观资源如此丰厚,非常值得挖掘利用。”丽水市气象局局长郑建飞说。
围绕“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丽水制定了高山云海、日霞夜光、冰雪松凌、物候景观、气候遗迹、气象人文、避暑养生8大类气候资源基(营)地建设要求,并制定了相关打分标准。同时,围绕8大类气候资源基(营)地建设,丽水设计了9类主题气象旅游资源游览线路,打造气象主题景区、气候养生基地、避暑胜地、气象旅游体验示范点、气象研学基地等52个基(营)地。
此外,丽水还发布了枫叶、桂花、荷花、四季花期、萤火虫、云和云海等观赏指数,开展了“十佳观星营地”“十佳观云台”等评选活动,组织观星观云、气候养生等体验活动60余次,并举办了气象景观(风光)摄影比赛。一系列景观线路建设、活动开展,让“藏在深闺人不识”的气象景观直观呈现在人们眼前,也大大提高了公众对气象资源的认知和对丽水生态优越性的认可。
如今,丽水气象已然成为丽水山景、丽水山耕、丽水山居的独特卖点。
“海拔600米,气温日较差最明显,年积温充足,这个高度以上的绿色精品农产品生长环境好、无污染、品质高。”丽水市气象服务中心用10年时间,将全市380多个站点365天的资料汇总比较,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丽水山耕”“景宁600”“庆元800”不断打响品牌,生态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为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我市出台了《丽水市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管理办法》,深化茶叶、枇杷、皇菊、杨梅等农产品气象指数保险试点,深化茶叶、皇菊、杨梅等农产品气象指数保险,新增油茶、雪梨气象指数保险业务。仅青田2016-2019年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投保额就达4500万元,理赔农户500户。
2019年和2020年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丽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七,丽水市9个县(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8.1~100%之间。良好的气候环境造福着“丽水山居”,2020年,全市农家乐民宿已超4000余家,近三年年均营业总收入达38亿元,年均增长超30%。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