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1日讯(通讯员 王娇燕)一场肝脏手术,抗美援朝老兵史阿元原本硬朗的身子一下垮了——站起来走两步都不稳当,别提上街了。
身子垮了,老爷子骨子里还犟得很。这天,他又一个人出门,跌跌撞撞,想去几公里外的超市买东西。
“凤栖益家”创办人傅家锋见了,拦住他就劝:“阿元阿哥,超市太远了,身体要紧。你想买啥?我们帮你去!”见老爷子不听,他一边拦着,一边打电话找来了社区工作人员黄鼎群和“凤栖益家”成员宫平。三人“半推半扶”老爷子上了车,载着他去了超市。
在余杭区余杭街道凤栖社区,像史阿元这样独自居住、行动不便、患有疾病的老人有60多位。“‘凤栖益家’几个老哥哥,把我们照顾得可好了。帮我们看病挂号、买生活用品,组织我们搞文娱活动,逢年过节还会和社区里一道来慰问呢!”老人们说。
没创办“凤栖益家”的时候,傅家锋就是街坊邻里眼中的“热心肠”。社区老龄委里,大事小事他总要出份力。疫情期间,作为临时党支部一份子,他在卡点值守40多天。同志们三番五次劝他,社区也下了“强制休息令”,老傅才“勉强”歇了一天。
也是那段时间,老傅有了“办个公益助老组织”的想法。社区很支持,不仅提供场地设备,还落实专人帮他搞后勤、管档案。“凤栖益家”很快办起来了,宫平等4位退休党员加入进来,成了老傅的“左膀右臂”。
说是助老,这个团队本身也不年轻,平均年龄超过65岁。但“老伙计”们个个干劲十足。一年多走访下来,100多户老年人居住家庭的档案分门别类、清清楚楚,每一位照料对象的情况,脱口就能说出。“趁身体还好,就多干干。”
走访下来他们发现,凤栖社区里新杭州人不少,随子女来杭生活的非户籍老年人相应就多,相关政策福利很难全面覆盖。“他们有什么杂事烦事难事,都是我们的分内事,能帮就要帮一把。”结合实际情况,“老伙计”们策划设立了益家档案馆、益家老伙计、益家共享站和益家文化坊四大分支机构,逢年过节开展帮扶慰问,平日里组织太极拳、手工艺、书画创作等活动,邻里有纠纷也帮着一起调解。半年来,四大分支机构已经服务老年人超200人次。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